完美古润金:我是一个华

完美古润金:我是一个华

 旅居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有数千万之多,由于居住国家及其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章诗辰:从“微商女神”

章诗辰:从“微商女神”

一个来自中国市场的90后女孩,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两年内登顶美乐家经销商从未企及

白学锋:直销企业在推进

白学锋:直销企业在推进

10月11日至13日,由道道舆情监控室和海伦国际直销研究中心主办、道道国际传媒承办的

当前位置: 直销报道网 > 理论 >

杨谦:深刻揭露“消费致富”理论的荒谬性

时间:2012-08-28 00:25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杨谦 点击:
 中直社北京8月27日电(杨谦撰文)近几年,一个所谓的“消费致富”理论被吹嘘为革命性的理论而流传。我曾经在几年前写过文章批驳这个所谓的理论。但是,最近一段时间,这个所谓的

 

中直社北京8月27日电(杨谦撰文)近几年,一个所谓的“消费致富”理论被吹嘘为革命性的理论而流传。我曾经在几年前写过文章批驳这个所谓的理论。但是,最近一段时间,这个所谓的理论在一些商人的推波助澜之下,似乎在不断创新。近来出现的所谓“购物返利”、“消费养老”等都是其变种。这些所谓的商业模式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号,欺骗广大的消费者投入大量的资金,消费致富的理论成为他们敛财的一个理论支撑。而有关部门对这类的公司往往纠缠于是否合法的争论中,错失打击犯罪活动之良机,让相当多的消费者和投资者损失钱财,甚至酿成社会事件。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再次对这个所谓的“消费致富”理论进行批驳。

“消费致富”理论要害之处在于混淆消费与投资的区别。其实消费活动本身就不是一个创造价值的活动,所以根本就没有致富的来源。投资尚且不能百分之百的致富,何况消费呢。但是,在消费致富理论中,一系列的偷换概念和一系列的谬论让不了解经济理论的人和浮躁的不想了解经济理论的人完全丧失理智了。例如,这种理论把企业对消费者的优惠可以偷换成是消费者的分红权;把购物消费偷换成对企业的投资;把出资偷换成消费;等等一系列谬误,给一些企业搞乱人们的思想提供了基础。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社会上的那些购物返利、消费养老等游戏,其实都是这组消费致富理论偷换概念的把戏。例如购物返利,有的网站声称买100,返100,这根本就不是返利,而是欺诈。按照所谓购物返利从业者的说法,他们是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行业,这也是在偷换概念。真正的购物返利不过是电子商务商家的一种广告方式,即以实际销售产品数量来计算广告费用。即一个购物网站把自己的图片或文字链接(也就是广告)放到其他网站上,为产品做推广。一旦从特定网站引来的用户在你的销售页面上产生了实际购买,你就要根据订单总金额和事先协议好的佣金比例,给该网站一定的销售提成作为报酬。最简单的知识就可以告诉我们,一个为别人做广告的网站帮别人卖东西,自己再把所有的价款返给购物者,这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购物返利网站打着买多少返多少的旗号,已经是明显的欺诈了,根本不是什么新的模式。

另外再看一下所谓的“消费养老”。下面一个消费养老公司的创始人描述:,“顾客在商家购买商品,商家将销售收入按照一定比例以奖励积分的形式返还给顾客,纳入给顾客设立的固定消费养老投资账号,进入此账号的消费奖励积分转化的资金,将会用于再投资予以增值。一定年限后,再将这部分含有增值收益的资金,按照协议约定返还给消费者,并作为其补充养老保险的一部分来源。”仅仅从这样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出,这个公司实际上就是以所谓的消费来积累资金,他期望把积累的资金拿去投资赚钱后给所谓的消费者回报。这也根本不是什么消费,而是以消费名义积累资金的一种集资活动。

通常以消费致富为旗号的公司所做的事情,都是集资,只是集资的花招不太一样。但是本质都一样,那就是以不断进入的资金为基础,用后进入的资金给先进入的资金发利息或者红利,以维持资金的不断进入。他们把这样的活动用日常的商业名词来进行包装,例如投入资金的活动叫购买,投入的资金叫业绩,分钱叫返利。致富最重要的核心环节是在经济活动中必须有一个生产价值的环节。他们就是不告诉你,他们自己是怎样赚钱的,利润来源是什么。因为他们最关键的环节是把钱骗进来。

在信息时代,还有一个最迷惑人的讲法,就是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消费致富理论也是在这样的迷惑下偷换概念,欺骗世人的。其实互联网的出现,并没有颠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即利润的来源必须依靠剩余价值的生产。互联网颠覆的,只是产业链的构成方式。如同购物返利网站的出现,实际上如同实体经济中为企业做广告推销产品是一样的,只不过他的形式有所改变。即便是互联网的免费模式,他也没有颠覆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对某些人的免费一定要从另外的途径把钱赚回来,免费至多只是一种商业策略而已。因此,不要相信所谓颠覆,任何商业模式都可以用最简单的思维来判断,即他的钱从何而来,只要不停地问下去,就能看出一些所谓的创新是什么货色了。

我觉得现在有一点不好的倾向,政府对这类所谓的“消费致富”活动太过忽略,甚至有些地方的政府部门还会以支持改革的名义为其背书。要不就是以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搪塞。我个人认为,关于商业欺诈的法律法规早就有,以商业欺诈来遏制这样的行为非常恰当。有些地方却莫名其妙的要去判断是传销啊、是商业欺诈啊、是非法集资啊,甚至还有人要等互联网销售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这些莫名其妙的行为,恰恰是对所谓的消费致富理论的进一步模糊,让不明真相的老百姓误以为这个理论还有些道理。实际上,这几年出现的各种各样商业欺诈,都是以所谓的商业模式创新面貌出现的,但是也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其手法都没有跑出庞氏骗局的范畴。

另外,还有一点感慨的是,对所谓的消费致富理论,真正的学者很少出来对其进行批判,倒是有一些学者热衷于为所谓试点做评估。就有这样的公司,请多个专家为其出具所谓的证明书,为其摇旗呐喊。实在是学术界的悲哀。我呼吁所有有良知的经济学者和法律专家行动起来,形成对这个伪理论的讨伐之势,让其不能轻而易举的在社会上行骗牟利。▲

责任编辑:王鹏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本网内容授权书
Copyright © 1998 - 2013 www.Chnds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直销报道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5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