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医保支付制度 慢性病患者按人头打包付费 《规划》明确完善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等相关政策,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慢性病患者按人头打包付费。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国家为了控制医保费用,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推动慢性病防治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 国家对于手术类的常见病已经逐步在实施按病种付费,所以也不会丢掉慢性病诊疗费这块,这样看来,慢性病按人头打包付费离试点也不远了。 药品市场格局改变 基药目录扩充 《规划》中强调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未来慢性病患者的就医将随着分级诊疗的实施逐步回归到基层医院,而这将快速改变药品市场原有格局。目前,基药品种在基层医疗机构的使用比例超过90%,在三级医院的使用比例约为25%,在二级医院的使用比例约为40%。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行,庞大的多发病、慢性病群体将成为基层医疗机构的“主力”患者,如此,基层医疗机构的基药使用量还将进一步上升。 文件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目录,加强二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衔接。发挥社会药店在基层的药品供应保障作用,提高药物的可及性。老年慢性病患者可以由家庭签约医生开具慢性病长期药品处方,探索以多种方式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优势和作用。 完善医疗体系建设 促进医养结合发展 《规划》提出要加强慢性病防治机构和队伍能力建设,二级以上医院要配备专业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要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设置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加快推进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试点;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健康管理、养生保健等服务。 医养结合是国家在深化医疗卫生改革中经常提及的事情,无论是医院还是个体诊所都应该抓好这个政策,在人口老龄化的大环境下,完善自身的硬件抓住时机,只有“多元化”才能更好地发展。 优先选用相关仿制药 相关药企迎来机遇 《规划》中提到要保障药品生产供应,做好专利到期药物的仿制和生产,提升仿制药质量,优先选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慢性病防治仿制药,对于国内尚不能仿制的,积极通过药品价格谈判等方法,合理降低采购价格。 资料显示,我国慢病致死人数众多、医疗费用庞大,与慢病相关的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用药市场广大,部分已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生产企业将受《规划》影响,市场规模与市场比重将得到提升。 重视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 数据支持日益重要 《规划》提出利用大数据防治慢性病,我国将重点突破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推动大数据与健康相关产业深度融合。 事实上,我国已将健康医疗大数据确定为重要的基础战略性资源,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来引导其发展。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正稳步开放共享,并与其他数据资源融合,较好地服务于精准医疗及其他创新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