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直社北京4月28日电】(春芝堂集团董事长 王爱兴)我是农民的儿子,土生土长的上海浦东三林人。在我幼年时,母亲体弱多病,经常住院吃药,每年至少一次到上海中山医院住院、开刀。家中经常弥漫着中草药的气味。从那时,我心里就种下了一个梦想,希望有朝一日能寻得一剂良方,来减轻母亲的病痛。 (一) 1982年,我参加工作,进入当时的上海三林公社机关。通过三年的努力工作,让母亲和家人过上了不再操劳的生活,然而家人的赞许,外人的羡慕却并未让我停止追梦。在与公社党委书记的一次恳谈之后,我认识到,我要梦想成真,必须踏实地从基层做起,扎根于人民群众才能实现我的价值。于是,我向组织申请去基层工作。 1985年,我回老家当了久丰村丁家生产队的队长。开始带领老百姓两条腿走路,工业、农业一起抓。经过短短两年时间,村民人均收入就提高了30%,集体收入也显著增长,并在全公社,率先由集体为村民代缴土地税,让乡亲领先一步过上了好日子。至今还记得,我当时的喜悦心情,我感觉我的价值得到了初步体现。 九十年代初的中国,房地产刚刚开始兴起。不安于现状的我,对这个新兴行业跃跃欲试。于是我向村、乡政府提出了自谋职业,向更广阔领域发展的请求。同时,我主动要求,将生产队因为办企业筹集的176万元贷款,全部由我个人承担。 村和乡领导都对我说:“不能让集体的贷款拖累你个人!这钱村里还吧。”我想,当初是我牵头办企业,现在企业刚开始有点起色,不能因为我的离开发生什么闪失,我愿意为集体最后再分担一次,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176万,三年还清了,我无怨无悔。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这176万,在我后来二十多年的历程中,几次被旁人提及,竟然成了我创业中的信誉保障。如银行贷款,行长一个字——批!集体的贷款他个人都能还,他自己的贷款还能不还吗? 1993年,我离开农村,走进城市,入驻中国第一街——南京东路金门大酒店,开始了我的房地产开发之路。八年的基层工作经历,使我积累了丰富的市场把握能力,从做中介起步,到房地产开发商,梦想在一次次脚踏实地的探求与进取中一步步变成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