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松 【直报网12月16日讯】(双迪股份) 编者按: 作者蒋柳用流畅的语言,对“孝商跟绝对财富”的诠释精准到位。那么,陈玉松的“孝商跟绝对财富”是怎样的财富哲学和独到的思考呢。 正如作者所说:“陈玉松老师从传统儒学入手,把中国最基础最有共识的精神——“孝”注入到商业活动中,从而提炼出了孝商这一独创性的理念,最终实现人生的绝对财富。” 中国是一个对财富普遍感到焦虑的社会。 低层的社会面对疯涨的物价,用微弱的工资小心经营自己的支出,使每月的消费能够不超出预算。而一旦碰到大病等急需用钱的时候,他们抗风险能力几乎为零。 白领阶层同样处在焦虑当中,每年都在攀升的房价让他们对自己的努力失去了信心。买房,就意味着一生行将套牢,成为一个一生都为支付房贷工作的房奴。不买房,就永远有飘着的感觉,而且要坐视自己本就不多的储蓄每一天都在贬值。 就算实现了财务自由的人同样有财富的焦虑,自己所拥有的资产如何保值?买房会失去灵活性,买股票赚钱的概率远大于套牢。做投资,每一个项目都充满危险。 再往上,那些财富大家们,他们同样有金钱上的焦虑感。曾经登上富豪榜的大企业老板,他们每天担心第二天醒来,世界会发生他们没有料想的变化,自己的企业会被新型的业务模式所淘汰,自己的事业在短时间内崩盘。就算他们拥有巨额财富,他们也会对自己永远用不上的那部分钱产生困惑,这是一串数字还是什么?它对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 事实上,这种对财富的焦虑感并不是中国的特有产物,而是资本进化上必然会产生的东西。这样的焦虑在西方同样曾经存在过。在美国、日本、韩国,这些创富领域的先行者们,都在思索财富的意义。 美国的财富大家寄希望于慈善。微软的老板比尔·盖茨的精力已经不在赚钱上,而是怎么更有效、更有益的花钱,方法之一就是慈善。通过慈善把积累起来的财富最终流归到社会上去,实现财富的良性循环。美国大慈善家卡耐基的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这可以代表西方的财富观。 日本的财富大家更多吸取中国儒家的学术思想。民为贵,君为轻,企业的经营首先是为员工创造价值,然后是便利顾客,为顾客创造价值,最后才是为企业创造利润。 韩国的财富观同样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横。强调创富道路上的公平淡然,视财富如水一样平常,做人如秤一样公正刚直。 那么,中国呢?正在经济领域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创造一个又一个财富新高的中国企业家们,他们抱有什么样的财富哲学?他们对财富有什么独到的思考? 很高兴看到陈玉松老师的《绝对财富》。在这本书里,陈玉松老师从传统儒学入手,把中国最基础最有共识的精神——“孝”注入到商业活动中。从而提炼出了孝商这一独创性的理念,最终实现人生的绝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