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士力文化为培育全社会工匠精神提供积极借鉴 天士力工匠群体人格的培养不仅极大推动了企业自身的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也为社会营造劳动光荣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做出了表率。 今年两会过后,社会上关于工匠精神的讨论非常热烈,培养全社会工匠精神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说,当前劳动者缺乏的并非知识、技能,而是包括“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在内的职业精神,缺乏的原因之一是企业文化建设滞后。 工匠精神在精神层面上高度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其中的“敬业”“诚信”;物质层面上,工匠精神可以在物质文明的创造过程中发挥强大的精神动力及智力支撑。 如今全社会已形成加强、加快培育工匠精神的强烈共识,天士力的经验可为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提供良好借鉴。 首先,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莫荣认为,要把弘扬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而这要具体由各个企业来落实,天士力就是通过各种机制和平台让员工切实感受到了尊重和认可。如果所有企业都能做到这一点,良好的社会风气自然就会形成。 企业文化建设是工匠精神载体,要将工匠精神中蕴涵的巨大力量通过融入企业文化建设而得到发扬光大,并使之在滋养员工精神、推动企业发展中得到验证和释放。天士力的企业文化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莫荣也认为应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养敬业、勤业精神。 培育方式同样重要。国内知名企业文化专家都认为,应继承古代“师徒制”教育传统。古代的中国艺徒制和西方行会的学徒制采取的都是“心传身授”,学徒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技艺,培养并形成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职业精神。 国家对此也高度重视。2018年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召开工作电视电话会,确定2019年全面推开企业新型学徒制。 而天士力多年来一直是通过健全的体制机制实现“新老传承”,强调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鼓励创新,敢于质疑,敢于面对挑战,从而不断将经验技艺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刘金平说,公司有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针对所有人才我们进分层分类精准培养,而且为每一位人才都配备了导师,在传授技艺的同时,更是将工匠精神进行传承,用彼此的智慧和创造性为公司的不断发展提供驱动力。 敬业兴企,匠心筑梦。天士力希望通过营造匠心、选拔匠领、荟聚匠才的渐进式不懈努力,将拔尖的优秀员工逐步培养成为“天士力工匠”,形成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专业丰富的工匠人才队伍,成为大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以一个负责任的企业的态度为全社会工匠精神的培育贡献力量。(孟舒) (原标题:匠心育匠人——记天士力工匠之群体人格) 责任编辑:小宇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