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11月12日讯】(和治友德)《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制订了行为养生的原则规范,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其中,“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行为养生的两大原则。 一、法于阴阳 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四季的变化而适当增减衣被等。如此才合乎法度,合乎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的法度,这是行为养生的基本准则。 1、顺四时,适寒暑 顺应季节气候的变化,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以正确的方法保障,以良好的身体状况适应。这是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所谓“天人相应”“道法自然”。 2、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早春之际,阳气出生,寒气犹在。此时容易伤风感寒,损伤阳气;夏时阳气极盛,暑热邪盛,腠理开,汗大出,大热耗气,加之贪凉冷饮,夏夜纳凉,易伤阳,所以要春夏养阳。秋冬之际,阴气当令,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秋季燥为主气,秋季养生当滋阴润燥;冬时寒盛,人们很注意室内保暖,外出厚衣貂裘,饮食喜食辛辣热烫之物,有时还会饮酒以御寒。辛辣之品易生内热,酒易生湿热,热盛伤阴。所谓秋冬养阴。 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自然界的规律是春天萌生,夏天生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养生同样要循此规律进行。从养生的角度看,顺应四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从而达到健康养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人体之气与自然界之气是相通的,“借自然之力,养生命之体”。 二、和于术数 术数的含义很多,这里专指方法、门径。所谓“和于术数”,广义来说就是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包括心理养生、饮食养生、生活规律、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不过度劳累等;狭义来讲,专指行为举止要符合各种规范,包括运动、生活起居、视听、言谈举止、求医问药等多项内容。 1、和喜怒 喜怒是中医“七情”的简称,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多种情感。情绪、情志、情感属于精神心理范畴;但在具体表现上,则又属于行为范畴,毕竟情绪情感情志流露于外,影响人的行为,行为养生可通过内部的调整“七情”,达到改变外在行为的养生目的。中医有“百病生于气”的说法,“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等,都是“喜怒不和”的表现。 2、安居处 第一层含义是要“随遇而安”。不管是身居广厦,还是蜗居斗室,居住环境都要保持祥和宁静,住所稳定。第二层含义是起居有常,生活起居要有规律,符合四季养生主张的“夜卧早起”“早卧早起”“早卧晚起”的起居要求。第三层含义是坚信“境随心转”“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只要心情宁静,淡然处世,用善良之心对待他人,就处处是好地,人人是好人;另一层含义是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之意。 3、形劳而不倦 汉代名医华佗说过:“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明确了“劳动”的原则与原理。适度的劳作能促进消化吸收,使血液流通顺畅,人体健康,不易生病。但又不能过劳。 “形劳而不倦”,即劳动运动后不十分疲倦,或很快恢复正常,即为合适。长时间、超限度的“劳”就会导致“五劳所伤”。中医所说的劳心伤神、劳力伤筋骨、房劳伤肾,现代医学所说的慢性疲劳综合症、过劳死等,都是“过劳”,还是如药王孙思邈所说的“常欲小劳”为宜。 4、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避其毒气 虚邪、贼风、毒气,泛指一切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和有害于人体的外界致病因素。在行为养生过程中做好内外防护,防止外来致病因素乘虚而入是重要方法。一是要做好个体防护工作,或远离传染源,远离易感人群或患者;疫情期间戴口罩,穿防护服,做好隔离等;二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提高人体防病治病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现代预防医学的相关内容,也包含“避”的含义。 5、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字面的意思是,任何不正当的嗜欲都不会引起他们注目,任何淫乱邪僻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这是有定力,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正常行为与反应。戒烟限酒,节制饮食,不逞一时之快而口无遮拦,不逞一时之勇而争强斗狠,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不利令智昏等,都属于此范畴。 6、呼吸精气,肌肉若一 通过导引吐纳等锻炼方法,使周身、肌肉浑然一体,功能完美,协调一致。这是我们调理身体所能达到的高级境界,也是形与神俱,形神一体的综合体现。 如何践行行为养生?关于行为养生方法中有哪些具体的指导?还请您关注阅读当代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养生理论应用枢要》。 让我们将每个人身心健康的个人梦与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融合,希望每位读者都能够通过《养生理论应用枢要》一书,读以致用从中受益,身心健康延年益寿,享受科学养生带来的美好生活。 (原标题:和治友德|《养生理论应用枢要》行为养生原则) 责任编辑:蓝莓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