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10月9日讯】(财经综合报道)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月薪万元左右的他早就听有人提及香港保险的事情,但是没怎么放在心上。“真正接触是在好友聚会时,周围的朋友大都买了,自己早就已经心动,”王伟强告诉经济观察报,孩子出生后,保障性的需求更加强烈,便从朋友处要来了经纪人联系方式,开始对不同的产品进行研究。 事实上,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保险意识的增强,购买境外保险正成为中等收入家庭乃至高净值人士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的可选途径之一。 而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也值得关注。中国保监会此前发布的《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提醒,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单存在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保单收益存在不确定性、保单前期现金价值低,退保损失大等风险。 赴港签单 王伟强夫妇两人分别买了6万美元和13万美元保额的保险产品,为孩子买了13万美元保额的重疾险。参照朋友的额度,王伟强为孩子选择了13万美元的一款产品,主险保56种严重疾病,非严重疾病的有18种,首年保费是1703美金,可保到100岁,供付保费是二十年。孩子上大学时可以提取公司所派的现金(毎5年派一次的现金)加红利出来作为生活经费。 王伟强告诉经济观察报,在买保险之前,自己也与国内的保险进行了比较,在保障范围上来看,相对于国内重疾险大多45种疾病的保障赔付,香港保险具备65种重大疾病,性价比似乎更高。在保额上,香港保险的上限最高可达百万甚至千万美元,高于国内的保险。 在签订协议的过程中,保险公司的经纪人很热情,还邀请王伟强十一去香港游玩,并为其设计了游玩路线,到达后更是提供了接机、导游等服务,这一点让王伟强觉得很满意。“只需要本人去一次签字就可以,以后可以通过银行账户转账。在开立账户时,拿着保险发票开户也很方便。”王伟强表示。 在费用投入和保险收益上,王伟强觉得香港保险相对而言比较划算,香港保险全部采用美元保单结算,所以对人民币通胀的抵御能力还是很强。“不是买不买的问题,而是每年投入多少钱的问题。”王先生坦言自己纠结在买的额度上,纠结要不要增加储蓄型保险。朋友还额外购买了高端医疗保险,而他则表示暂时没有考虑。 王伟强只是赴港买保险大军中的一员。 香港保监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香港保险业今年上半年的毛保费总额为2075亿港元,同比上升12.2%。上半年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新造保单保费额为301亿港元,按年增加116%,占上半年个人业务的总新造保单的36.9%,而2015年底,这一比例还仅为24%。 对此,作为经纪人的张颖对此深有体会。本来是在一家公司担任财会工作的张颖于三年前加入了香港一家排名前三的外资保险公司,而当初其跳槽的原因就是受身边保险代理朋友的收入所影响。三年下来,张颖凭借优良的业绩已经提职到了部门副总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