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挑战 一些国内日用品企业认为,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物流体系的日趋完善,进口日用品与原产地的价格差越来越小、消费体验越来越好,消费外溢情况日益突出,“中国制造”受到“海购”低价高质的商品冲击。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认为,国内消费信心回升,进口政策连续出台以及跨境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推动作用,使得消费品进口快速增长。“在消费品进口快速增长浪潮中,跨国品牌加紧抢占中国市场,本土部分产品和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持续下滑。” 广东佛山卡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文杰明显感受到了冲击,他说,消费者喜欢进口产品,一方面是消费能力提升,消费体验已经从刚需的经济适用产品到追求品牌信赖度高的产品。“国外日用品的品牌沉淀和功能、外观、创新上面更好,体验会更好,消费者更倾向买国外的东西是必然的。”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热度不减的“海淘热”折射出我国部分制造业有效供给的缺失,林文杰说,目前,我们消费品的供给上和国外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消费市场需求升级变化很快,很多消费品生产企业还是停留在以低价、同质化、技术含量较低的走量产品的观念里,没有那么快适应变化,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 品牌也是国内多个日用品行业面临的难题。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说,像日本松下的“马桶盖”很多都是在中国生产的,所以它主要是品牌的问题,不是产品实物的质量问题,对品牌的追求导致消费者“宁选贵的不选对的”“宁选海货不选国货”。 “国内相关产业薄弱,让海外市场抢得市场‘先机’。”刘鹏说,以保健品为例,保健品近几年的增长非常迅速,背后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保健品产业相对薄弱,多个国产品牌的价值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因此造成国内消费者购买澳洲、欧洲、美国的保健品。对此,我们应尽快把较为薄弱的产业进行有效引导、充分发挥市场能力,手机行业的发展就能为国内多个行业提供成功的经验。 有专家表示,我国产品质量总体不高,质量监管标准较低,消费环境不佳,加之存在产品的假冒伪劣,特别是医疗、养老、健康等服务消费供给不足,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意愿,制约了消费升级。要促使境外消费有序回流、释放消费升级潜力,必须从供需两端发力,尤其是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