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仍需进一步规范 在各大平台激烈竞争市场的同时,非法客运、恶意刷单、“马甲车”等网约车昔日乱象也卷土重来。有上海市民反映,驾驶员联系电话与平台软件显示不一致;平台软件显示的车籍地为“沪”,实际却是外省车牌等。 调查发现,网约车高额补贴之下,为超龄车、不达标车、外地牌车等更换“马甲”的黑商收获暴利。 网约车兴起至今已有数年,《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也已于去年实施。 目前,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都推出了切合自身的网约车管理细则,几乎所有城市都要求网约车持本地号牌,且在本地登记注册。对于网约车司机,八成的城市都要求是本地户籍或是本地居住证,京沪等地更是要求司机不能在一年内有5次以上的交通违章记录。 在市场方面,在滴滴合并优步中国之后,中国网约车市场一直以滴滴一家独大。然而,市场竞争并没有因为滴滴一家独大而平静。尤其是当网约车“补贴大战”再起之时,平台竞争和市场乱象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4月3日,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在虹桥国际机场和虹桥火车站等共14个执法点开展了代号为“天网2号”的网约车非法客运专项整治行动。两天后,“美团打车”收到了平台上线以来的第一张“责令改正通知书”,相关部门要求美团打车在收到通知书后7天内完成3项整改措施,包括立即停止向不具备营运资格的驾驶员或者车辆发布召车信息,清理所有平台内注册的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将所有驾驶员、车辆注册信息及营运数据如实上传至行业监管平台,实时接受监管;停止以补贴为名的不正当低价竞争行为。 对此,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陈小鸿认为,各大网约车平台推出的优惠券或减免券等促销手段,已涉嫌不正当低价竞争,不利于企业和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而“马甲车”、无证车等问题车辆出现在平台上,涉嫌非法营运,不仅给安全运营带来威胁,而且严重扰乱了出租汽车市场的经营秩序,需要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各地交通管理部门也反映,网约车平台监管中最大的难题是数据接入未落实的问题。尤其是在现实监管过程中,无数据、乱数据、假数据导致监管查无实据,难以追责。 (原标题:网约车“争夺战”波澜又起:市场细分有“新玩法”) 责任编辑:小宇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