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的保障:习惯靠制度 清明祭祖、端午吃粽、中秋赏月,传统文化往往由习俗衍生,没有强制性意义,却成为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这个习惯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教化人影响人。而文化如果想要落地实践甚至成为人的习惯,也需要靠制度来保障落实。在无限极董事长李惠森看来,制度可以真正保障并督促企业文化的落地生根。 在无限极偌大的办公室里,员工小谭正在专心致志地填写他的“爽”指数,“爽”指数是他对自己这个月工作心情愉悦度的整体评分。小谭介绍说这个是他们公司的一个“幸福指数表”,公司的每个员工均要填写,而指数数值每月会与自己以前的数值比较。这个月他的“爽”指数是8分,比上个月多了1分。这1分,同事和领导功不可没。在无限极“爽”指数偏低,公司上级必须仔细询问原因,如果是员工遇到困难,就群策群力一起解决,通过这种方法及时有效地反馈员工的心里满意度,并及时帮他们解决。员工的工作幸福指数,团队的建设,公司的凝聚力,就通过这小小的“爽”指数的调查表被连接在一起。思利及人这个企业文化理念通过这样的制度变得立体化和具象化。 很多企业的考核通常以绩效、出勤率、工作态度为参考指标,但是往往不会包含对文化的考核,即使纳入,所占比例也小,为了让“思利及人”的企业文化真正落地带来影响,而不是一句飘在空中的口号,无限极将企业文化落实情况直接与年度绩效考核挂钩。针对经理及以上级别员工的KRA考核中,企业文化考核占比竟然高达20%。从这一堪称史上最严的文化考核标准中不难看出,无限极对于企业文化落实何其重视。 不管是软建设还是硬考核,员工无时无刻不在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让文化落实到实处。心一致,行动一致,爆发出更强大的力量,最终个人受益,企业也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和增长。 “化”的结果:千万人的改变 文化对人的影响通常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状态进行,看似缓慢,但是这种影响一旦形成,往往会成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喂,妈妈,你现在方不方便接电话啊?”现在,27岁的小苏每次一拨通妈妈的电话,脱口而出的就是这一句,这在加入无限极之前是完全无法想象的。拥有海外留学背景,此前为一家世界500强快速消费品企业提供服务的小苏,身上最鲜明的标签便是关注自我,但是加入无限极后,他最大的变化就是学会“换位思考”,与父母的沟通方式发生很大转变,每次打电话不再是例行公事的行动报备,而是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一次真诚的沟通。 不管对内还是对外,所有无限极员工打电话时都会先问对方方不方便,这种对他人的尊重不仅是一种职业习惯,更是转化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极大程度地减少了人际交往中不必要的摩擦。虽是简单的一句话,却浓缩了“换位思考”的全部精华。尤其是当员工遇到子女教育,父母赡养,投资理财等家庭内部纠纷,只要能够跳出自我层面,站在有利于“我们”的角度想对策,所谓的问题往往不攻自破,迎刃而解。 优秀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积极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但是这些正能量可以转化为强大生产力,最终在企业的成长上得以体现——短短20年,无限极成长为行业领先的健康产业集团,实现连续五年业绩两位数的增长。 因为让文化充分融入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营造“爽”的工作氛围,发挥员工的潜能,无限极拥有高度的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无限极分别在2005年和2007年两度获得美国知名咨询公司翰威特(Hewitt)颁发的“亚洲最佳雇主”和“中国最佳雇主”称号。同时,还荣获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韬睿惠悦(Towers Watson)和《财富》杂志联合颁布的2005、2007、2011年度“卓越雇主——中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称号。据《无限极2012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至2012年,无限极服务5年以上的员工达到33.75%,服务10年以上的员工占比5.65%,这些都再次验证了这家公司的文化魅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仅只属于企业,会因其普世价值标准而成为社会公众所遵循的标准;其影响的不仅仅只是员工,而是更多的社会大众。由于无限极的产品往往与消费者日常生活、饮食起居息息相关,往往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20年来,至少有上百万人接触或深受无限极文化的感染,并且还影响了其周围的亲人和朋友,粗略估计,累积至少有几千万人因为无限极文化而使自身得到改变。 松下公司曾提出“造产品先要造人。”相对于李惠森来说,这句话同样适用。▲ (原标题:无限极文化:“化”比“文”更重要) 责任编辑:王鹏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