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为何走不出“高回扣”怪圈 张福维说,虽然有些地方试点医改,但始终是碎片式的,治标不治本,难以走出以药养医的怪圈。 据调查,制药企业面向全国销售,并在各省市制订销售计划,根据当地的销量来定价格。一旦有的试点价格降了,其他地方势必也要求跟着降价。朱文臣说,实际上,降价并没有使制药企业的销售量上升,反而下降了。 “医生的利益空间没有了,谁来给你开药?对于制药企业来说,销售量自然也就降下来了。”韦飞燕坦言,降下去的价格实际上就是回扣。取消了回扣,药品销售的积极性至少下降80%。“药品招标实在令人难以理解,用药者和付款者不谈价不定价,谈价定价者不用药也不付款。谁对药品的疗效负责?实际没有。”韦飞燕说,制药企业担心,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没回扣就没销量,这就是药企打价格保卫战的真实原因。 “同一名字的药品,不同的厂家价格能差10倍,我们想知道,高价药品贵在哪里,低价药品质量水平是否达标。”张福维说,目前国家对药品、医用耗材的定价是由企业报价,物价局审批形成的。价格与成本差距大,形成高回扣,同时也给贿赂医务人员留下空间。 药品价格由谁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那么,药品价格由谁来定? “药品价格应由市场来决定。”朱文臣说,降价必须是建立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用行政手段强行降价走不通。 韦飞燕认为,既然放开政府定价,药品降价可通过市场的“量价”谈判机制实现。她建议,列入国家财政支付的医保药品、耗材,由国家层面指定机构与生产厂家做“量价”谈判,实行全国统购。 张福维建议,改革药品定价体系,由审计和药品监督等多部门参与,实施异地审计。合理地核算成本,防止地方保护主义;二是逐渐减少或者取消中间环节,增加国家基本用药的基本数量。“实现药品、耗材价格下降50%,降价将获得巨大的费用空间,可用于支付医院开支和补贴诊疗费的提升。”张福维说。▲ (原标题:两会声音:9成药品可降价 砍掉50%没问题) 责任编辑:小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