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传销“漂亮”面纱 当前我国传销犯罪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出现屡打难绝,甚至出现“一边严打,一边传销活动猖獗”的现象。近日,公安部经济犯罪侦察局副局长刘玉玺接受了记者专访。 高学历者也可能误入传销 问:一边是公安机关严打传销,一边是传销活动又在不断变化手法,当前传销犯罪有哪些特点? 答:“拉人头”式传销和网络传销仍是传销的两大主流形态,从打击查处情况看,当前传销犯罪活动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局部地区发案持续上升,涉案金额增长较快,部分重点地市案件增幅明显,一些重点行业领域情况突出。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立传销案件6910起,比去年全年立案总数高出178.4%。 二是犯罪手段、内容、组织形式不断更新,有歪曲国家产业或区域政策,以“高科技”、“西部大开发”、“连锁销售”为幌子的;有依托互联网,以“电子商务”、“消费返利”、“股权投资”等名义,发展加盟商、代理商的;传销内容从传实物发展到传理念、传“未来利润”;组织形式由大规模聚集“授课”改为一对一或小团体“洗脑”;传销资金以银行卡或网银异地存取,组织运作采取异地遥控指挥。 三是涉案主体更加复杂了,涉及多行业、多领域,既有农民、无业人员、下岗离退休职工,也有大学生、退伍军人、企业老板,甚至还有一些具有较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也误入传销。 四是衍生犯罪明显增多。因传销引发的非法拘禁、致死致伤、暴力抗拒执法等恶性案件突出。 传销最基本的特性是迷惑性、蛊惑性、诱惑性特别强,传销总是披着一件“合法”的漂亮外衣,还有一些犯罪分子制造一些虚假信息,比如说被国家某些机关授予什么荣誉,甚至编造说获得一些地方领导人、政府部门支持或者政策扶持。 打击传销存在“四难” 问:虽然公安机关打击力度大,但现实中有的地方传销犯罪活动依然猖獗,原因何在? 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销犯罪形态不断出现新特点,给打击带来新问题。 从社会根源看,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共同作用下,就业压力增大,闲散人员、低收入群体庞大,群众增收需求强烈,而传销活动“门槛低、风险小、致富快”的“洗脑”宣传极具诱惑,不少人轻易被骗或明知虚假而仍为追求暴利加入其中。 从防范管理看,一些地方和部门对防范、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重视不够,存在模糊认识,日常工作不落实、不到位,难以形成合力。 从打击实践看,打击传销犯罪存在发现难、取证难、认定难、处理难等“四难”问题,影响了打击效果。传销的特点决定其手段、内容和组织形式都在不断翻新,为了规避打击,传销也必然会变换形式。传销组织在“洗脑”过程中,教给所有人员一套对抗公安机关和执法部门检查的手段和方法,再加上网络传销过程中很多人不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进一步加大了取证难。从认定方面,要界定是新的营销模式还是违法模式,要认定是合法还是非法形式,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一个传销案子涉及人员众多,有的达数万人,处理起来难度较大。 问:如果一个传销团伙被破获,其主要领导层被惩处,但是中层没有达到刑法惩处要求的,会不会转战至另一个传销团伙? 答:这种情况非常多,传统的“拉人头”,包括网络传销也存在这个问题。一种情况是“裂变”,即传销组织中没有被打击的或者说没有被抓获的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蛰伏,又另寻组织从事传销活动,这就产生“裂变”;还有一种情况是“聚变”,即有一个新的传销组织出现以后,前端人员获得暴利后会很活跃,并吸引其他传销人员参与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