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购买使用医疗器械 要在医生指导下购买使用 医疗器械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所以消费者在购买医疗器械前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弄清产品的作用机理、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禁忌证等,结合医生的建议和自身情况选择产品。 要学会查看产品证照 所有的医疗器械,其包装、说明书上必须印有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备案)证号、产品注册(备案)证号。没有生产许可(备案)证号和产品注册(备案)证号的,要么是假冒产品,要么不属于医疗器械产品。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证号的真伪。 要学会查看产品分类 我国实行医疗器械分类管理制度,根据产品的安全风险程度将其划分为第一、第二、第三类。看产品注册文号中“第”字后的第一位数字,是1就为第一类,是3就是第三类,医疗器械只有三个类别,类别越高风险程度越高。第三类医疗器械不宜自行购买作为家用,因为这类医疗器械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使用要求也更为严格。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医疗器械时,应该向商家咨询清楚产品类别及其安全隐患,从而选购安全性较高的产品。 不要轻信推销人员的宣传 医疗器械在注册审批时,其适用范围是要经过监管部门严格认证的,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查看正式的产品说明书。特别要注意的是,有的商家在推销产品时不按照批准的适用范围进行宣传,甚至任意夸大产品疗效,宣传“疗效神奇”、“包医百病”,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消费者就要特别留神。健身器材以及一些含“保健”功能的衣服、帽子、鞋、袜、手镯、耳环等都不属于医疗器械,它们只是一些普通商品,不具有治疗功能,且未经过任何的临床验证,消费者若购买这些商品来治疗疾病,不但花了冤枉钱,还会贻误病情救治。 不要在未经监管部门许可的场所购买保健食品、医疗器械 购买保健食品应到大型的商场、超市、正规的药店、保健食品店,要查看商家是否具有食品流通许可证(经营范围含保健食品);购买医疗器械要到正规的药店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购买,在购买时要查看商家是否具有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营业执照等合法资质,售后服务是否有保障。不要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健康知识讲座、专家报告等;不要通过会议销售、电话销售、免费试用等活动,购买所谓的保健品;对流动销售、临时设摊销售的产品要慎重购买,以免上当受骗。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一定要索取标明产品名称、品牌和价格的购物发票,便于产品保修、质量投诉,千万不能图省事贪便宜购买没有正式票据的产品,否则,难以维权。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保健食品、医疗器械过程中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可拨打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12331。▲ (原标题:保健品销售陷阱多 购买请擦亮眼睛谨防上当) 责任编辑:小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