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11月7日讯】(每日甘肃网)11月2日,兰州日报以《我市开展商品包装计量专项抽检保健食品包装合格率不足一成》为题的做了保健品合格率相关报道,引起读者广泛关注。近年来,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鱼目混珠。其中,不法商家租用宾馆通过“会议营销”和非法集会等形式违法销售保健食品的最多,老年人成为虚假违法保健品销售的最大受害者。火热的保健品市场背后,是大量保健品依靠炒作概念、夸大宣传等占领市场的事实,其中折射出老年人怎样的心理问题?今日起,本报将通过深入调查保健品市场乱象,通过走访工商、食药等监管部门对其揭开谜底。 现状 保健品喜欢忽悠老年人? 近年来,保健食品市场持续火爆,营销模式不断升级,其中不乏鱼目混珠者,不靠产品质量,靠忽悠成部分不法之徒借机揽财的法宝。特别是加入炒作高科技概念的产品,部分消费者更是对此偏听偏信;保健食品的营销策略也从“广而告之”升级为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精准“宣传”,一波又一波针对老年人开设的免费“健康讲座”扑面而来。 “所谓的健康讲座,很多都是打着免费、公益的幌子欺骗消费者。”提起目前火热的保健养生市场,曾经上过当的市民冯大爷非常生气。前不久,年近80岁高龄的冯大爷参加在兰州市定西路某宾馆举办的健康知识讲座时,被免费查出患有气血不足、血压偏高、心跳紊乱等疾病,举办方告诉他,某生物公司生产的一种“金丹再造丸”对治疗这些疾病具有奇效。经不住忽悠的冯大爷和众多听课的老人们以上百元至几千元不等的价格,购买了商家大力推荐的这种“万能神药”。但拿回家后才发现,这种“金丹再造丸”包装简单、没有任何产品信息,后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鉴定,所谓的灵丹妙药原来是假冒伪劣产品。冯大爷的遭遇并非个案,近年来,部分不良商家打着各类“免费”旗号招摇撞骗、欺诈老年人的案例越来越多,老年人上当受骗的事时有发生。 黄女士的母亲今年70多岁了,年初老人家参加了一次保健食品的聚会后,听信现场“专家”建议,购买了保健食品经销商推荐的降血压的保健食品,并擅自停用了自己的降压药,黄女士怎么都劝不住。服用了一段时间降血压的保健食品后,老太太的血压非但没有降下去,血糖却升上来了。“老人被‘洗脑’之后,就会认定儿女阻止买保健食品就是不孝顺。”提及此事,兰州市某医院的一位医护人员直摇头,作为医护专业人员的他也无法阻止父母去听所谓的健康讲座、购买保健食品。 记者采访发现,对于买得特别多的“会员”,保健品公司会授予他们一些“职务”,邀请他们当嘉宾并在主席台上给其他老人们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或带他们去旅游、就餐等,从高额利润里挤出一点小甜头让老人深陷迷局。打“亲情牌”、投老人所好,年轻的促销人员免费给老人量血压,时常带些米、面、油、鸡蛋等上门陪老人拉家常,嘴巴特别甜,进门就喊爷爷、奶奶……这些让深感孤独的老人很是受宠,和促销人员无话不说,老人什么时候发工资,银行卡上有多少钱,都被对方摸得一清二楚。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商家正是利用老年人对健康普遍关注的心理,以国家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甚至是社区卫生服务站名义,打着免费体检、免费健康讲座的幌子,大肆推销三无保健产品,也有些公司对正规保健品进行虚假宣传,违法广告,诱骗老人“上钩”。这样的情况,在省内外其实普遍存在。市民罗先生曾遇到某公司在小区里搞活动,先是给老人们发米面油,然后让老人们拿退休证来登记,并拿走电话号码。罗先生告诉记者,对方第一天都是问老人上不上网啊,年轻人一般公司不通知,都是退休老人喜欢参与。在接到邀请电话后,就按指定时间到了指定的场所,接连三天给大家上起课来,课后还发放大米、保健酒等礼品,并且邀请老年人们办了会员卡,随后就会向老人出售高价保健品。 记者了解到,保健品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而这些平时大多比较节俭的人为何在购买保健品时就头脑发昏,这跟老年人担心身体机能出问题、渴望长寿有关。一些商家正是利用了他们的这一心理,通过狂轰滥炸的保健品宣传和组织一些免费体检,使老年人和各种疾病对号入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