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古润金:我是一个华

完美古润金:我是一个华

 旅居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有数千万之多,由于居住国家及其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章诗辰:从“微商女神”

章诗辰:从“微商女神”

一个来自中国市场的90后女孩,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两年内登顶美乐家经销商从未企及

白学锋:直销企业在推进

白学锋:直销企业在推进

10月11日至13日,由道道舆情监控室和海伦国际直销研究中心主办、道道国际传媒承办的

当前位置: 直销报道网 > 观察 >

观察:我国保健品行业较国外为何“矮一截”(2)

时间:2014-07-28 11:15来源:新民网 作者:赵敬菡 傅立波 点击:
政策掣肘 壁垒将破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的保健品准入制度是逐一产品审批制,对每个试图以保健品身份出现在市场的产品都进行审批。这也被业界

政策掣肘 壁垒将破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的保健品准入制度是逐一产品“审批制”,对每个试图以“保健品”身份出现在市场的产品都进行审批。这也被业界称为药品化的管理。审批之后获取“国食健字”批准文号,也就是俗称的“蓝帽子”。

自2005年《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以来,保健食品的行业的成本就被无形地提高了。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个保健食品花50万元审批“太正常了”,而且通常要耗时2-3年。“比如我这个公司就100万,花一半的钱来做这个审批,你想想代价多大。”此前还有多家媒体披露,保健品审批之难导致了一条权力寻租的黑色利益链。中介公司编假材料,行贿官员,收买评委,转卖批文牟取暴利。从申报到批准,每个产品注册的花费在15万元-50万元之间。据估算,10余年来,保健食品企业为此所花费注册费用累计超过50亿元。

在一些小企业为了蓝帽子发愁时,一些大企业则坐拥上百个“蓝帽子”,俨然行业巨头,形成相对的垄断。没有资金、时间和“关系”的企业,轻易不敢申请保健食品,大企业则手握大量批准文号,在市场上“笑傲江湖”。店大欺客,相对应的,垄断也会导致价格偏离成本,消费者为审批导致的高价买单。

多年来,不少业内人士为改变这一政策不断呼吁。国家相关部门也意识到这一问题,修订草案应运而生。

此次《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的五条与保健食品相关的内容中,一大重要变化就是变“审批制”为“备案制为主”,仅对“使用新原料的保健食品和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进行审批注册。这一调整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不同评价。

对于“审批制取消”一说,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宏曾表示,同仁堂目前拿到手的已经有90多个批文,尚有40多个批文还在申请中,一旦取消审批制,那么其手上持有的一大把批文岂不变成一沓废纸?

而对于自然之宝(中国)董事总经理夏俊波来说,这一变化无疑是巨大的利好消息。让保健食品回归“食品”属性,摆脱审批的绑架,让产品放到市场中去历炼,最终让消费者获益,这才是有利于行业的政策。

在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大宏看来,审批与备案都是准入制度的问题, “如果是站在新进入者角度看当然备案好,如果站在老企业角度看,多数支持审批制。”他建议,优秀的企业应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问题,甚至是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企业归根结底是为消费者服务的,是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偏离了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需要考虑问题,都是一己私利在起作用。▲

(原标题:业界观察:剖析我国保健品行业较国外为何“矮一截”)

责任编辑:小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本网内容授权书
Copyright © 1998 - 2013 www.Chnds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直销报道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5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