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方—— 医生像个机器人一声没吭就开单 市民郝先生说,父亲来广州跟自己一起生活,早年因为劳累过度曾经患过气胸,并动过手术。身体状况不好,现在一感冒就要去医院。每次看病,医生发现病史都要开出一大堆检查,又是拍片又是抽血的,就是看个门诊都少不了上千块,可是自己不看又不安心,只好认“宰”。 市民刘小姐说,别说看病,前几天去做产前首检花了一千五,感觉现在医生就像个机器人,啥都不问就打印出一大堆检查申请单和药单,完了回来她就把我检查的结果单子帮我钉在病历本上就完了,也没跟我说要注意什么,一千五就这样花掉了。抽了三管血,做完一系列检查后等来的结果是意料中的“一切正常”。 记者观察 过度检查 备受诟病 尽管不少医务人员认为要视实际情况而定,但@医生哥波子、曾任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的廖新波认为,在该事件中,如果有很明显的饮食原因引起腹泻,是不该这么多和这么贵的检查。就算是非饮食卫生和过敏性引起,一天的检查费也不应该这么贵,毕竟要一步步走“临床路径”。 事实上,“先去做个检查吧”是不少市民在就诊时听到医生说的最多的一句“口头禅”。医生翻开桌面的一摞检查单,迅速开好,马上就交给病人去做检查。小到抽血化验,大到做心电图、B超、胸透,这些检查,似乎已成为就诊的惯例。 而临床医疗中频频出现的过度检查近年来备受诟病,在此前的省两会上,医卫组的委员们就曾“自曝”行业中的潜规则——“大医院是很赚钱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过度检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省政协委员李刚就曾详细剖析了医院盖楼、买设备等“钱从何来”。“药物加成是一部分,但现在医院控制药品收入,所以这部分赚的钱是有限的。其他的如挂号费、医疗操作都比较低。还有一部分是拨款,数量也很少,有些公立大型医院得到的拨款只够给离退休人员发工资。那么钱从哪里来?就只有从检查费用中来了。特别是住院病人,每隔两三天就做一次详细检查。门诊病人,也会给他开一堆检查。”▲ (原标题:男子饭后拉肚子求诊 光检查就花4200元) 责任编辑:小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