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8月10日讯】(腾讯科技 李路)8月10日,《金融时报》日前发表文章指出恐惧和贪婪催生出中国O2O模式的狂热,但投资者也对这一新模式长远发展的合理程度透露出担忧。 以下为文章概要: 有时候,仅仅借助互联网消费新热点往往是不够的。中国搜索引擎百度上月底就领略了这句话的真谛,该公司决定加大对所谓“线上到线下”商业模式,也就是020的投入,但收获的却是投资者的冷遇,其股价出现大跌。 在中国,O2O正在经历野蛮生长。不过,这一词被大量滥用已经到了毫无意义的境地。据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称,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O2O最有用的功能在于从网络上购买的东西可以在实体店进行取货和退货。另外一些人则用O2O来形容通过网络向独立供应商进行当地服务的购买,而其他地方将这一行为称为网络应需型经济。 在O2O支持人眼中,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使得这一模式尤其具有新引力。中国媒体也对这一模式不遗余力地鼓吹,他们称美甲师的收入能达到平均工资的好几倍,而导游这一职业突然之间变得炙手可热。 投资者的谨慎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一些传统的互联网消费模式正在走下坡路,而新兴互联网消费模式的崛起前景仍不十分明朗,更不用说哪种模式能成为业界标杆。 新兴创业方式中引入O2O、互联网+、按需经济以及全栈(full-stack)初创企业等初步形成的行话至少表明了定义的模糊性。这也为大量炒作留下了空间。 在被推广的种类繁多O2O服务中,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将网络用户界面与尚未被互联网侵染过多的服务或产品结合起来。硅谷风险投资企业Andreessen Horowitz称这些公司为“全栈初创企业”,因为这些企业提供了更为完整的商业模式。 企业认为这类市场的出现可能有不同的形式,但他们一般有两个广义上相同的目标。 其一是大量吸收网络订单,使得在与实体零售商或服务提供商谈判时有额外的影响力。占据主导的数字平台能够聚集大量的用户,而这一趋势在移动应用的推动下开始加速,进而形成主要力量。 在中国,15个被使用最多的应用中有14个属于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或与他们有关联。这一数据通过微博得到,这款类似Twitter的应用与阿里巴巴有着密切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