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2月6日讯】(澎湃新闻)药企状告国家食药监总局后,药品电子监管码的存废博弈愈发激烈。 记者注意到,截至2月3日,又有山东、河北、广东等地数十家大型连锁药店企业通过公开渠道发声明,加入到“讨伐”药品电子监管码的阵营,其声明内容与此前三家上市药企声明内容基本一致。 1月29日,老百姓(603883,SH)、一心堂(002727,SZ)、益丰药房(603939,SH)三家药品零售连锁上市公司联合发声明,称支持药品监管电子化、互联化,但反对实行现行“不合理、不合法、不公平”的电子监管码。 在推行电子监管码的管理者看来,电子监管码能够实时监控赋码药品的流向,供企业或消费者查询;但在反对者看来,现行药品电子监管码管不住违规企业,“让劣币驱逐良币”。 记者近日走访陕西、四川、河北等地多家药店得知,部分药店已安装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扫码软件,未安装的药店也被要求安装,电子监管码的推行脚步未因此次风波而停滞。 争议中,有药企又给出一个新提议,将药品电子监管码和条形码、批号实现三合一。 一心堂总裁赵飈告诉记者,如果三码合一,不但不用新增工作时间和成本,还可以降低原来批号管理的时间和成本,这样企业就有能力把药品的价格降下来,让利于民。 就药企起诉一事,以及电子监管码相关争议问题,澎湃新闻曾致函国家食药监总局希望进一步采访,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管理者:药品电子监管码能实时监控药品流向 此前报道,1月25日,湖南养天和大药房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养天和)因不满国家食药监总局强推药品电子监管码,将其告上法院。 养天和诉称,药品电子监管码并不能防范假药和劣药,属于劳民伤财的重复建设,增加企业负担。 药品电子监管码到底是怎样一套体系? 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要求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监控信息网络,对定点生产企业、定点批发和使用单位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施监控,并与公安机关做到信息共享。 按此条例,食药监总局从2006年开始,启动特殊药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电子监管工作。此后数年,药品电子监管范围不断扩大。 当前,中国的药品电子监管是通过在药品外包装上赋码来实现。 2012年3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办主任、局信息中心主任兼党委书记,现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孙咸泽做客人民网谈推进药品电子监管时,定义药品电子监管是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编码技术,给药品最小包装上赋一个电子监管码,等于是给了药品一个合格的身份证,纳入电子监管系统。赋码药品进入电子监管系统后,企业通过向电子监管网上传监管码信息,实时监控赋码药品的流向。 通过电子监管码,监管者可以掌握药品从出厂到物流运输,进库出库再到零售给消费者的整个流通过程。在流通中,每个环节扫码录入的药品信息被记录至药品电子监管网平台,还可供企业或消费者查询。 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要求国家食药监局牵头,推进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建设,完善覆盖全品种、全过程以及可追溯的药品电子监管体系。 2016年1月1日起,电子监管药品种类从特殊药品、基础药品扩展至所有药品,监管范围从生产企业扩展至药品零售企业,并将此列入新修订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且要求凡是未达到新《规范》的药品经营企业,一律停止药品经营活动。 正是这一要求引发了药品零售企业的不满,并导致了此次风波。 值得一提的是,占药品销售终端80%份额的医院,目前还未纳入电子监管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