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3月13日讯】(解放日报)传销违法犯罪活动不仅是危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重要问题,而且在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同时,对商业诚信甚至家庭伦理也会造成较大冲击。多年来,虽然本市未发生重大恶性传销违法犯罪案件,传销活动基本处于“露头就打”的可控状态,但本市工商和公安机关始终高度戒备,坚持以打击网络传销和食宿制、聚集型传销活动为重点,保持对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全面压缩传销活动生存空间,保障消费安全,取得较好成效。 2016打传大数据 2016年以来,在上海市打击传销违法和犯罪活动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配合下,全市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围绕保障民生和服务大局,将打击传销作为重中之重,加大执法力度,先后出动执法人员1145人次,检查涉传场所36处,排摸到有价值的传销违法线索10余件,共立案查处传销案件26件,涉案金额约5亿元,移送司法机关6人,查处了一批新型网络传销案件,开展禁传宣传30余场次,为营造全市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做出了不懈努力。 本市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传销专项行动的统一部署要求,采取多项有针对性的措施,保持对传销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有效遏制了传销犯罪在本市的生存发展空间。 2016年,本市公安机关共对20余起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开展立案侦查,共查获新型网络传销案件1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名,切实维护了广大群众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打传新思路:综合施策 注重协同 打防并举 面对隐蔽化、网络化和复杂化的传销新特点,本市工商和公安机关及时调整监管思路,综合施策,加强对接协作,完善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证据鉴定、联合执法等方面的机制和制度,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无缝对接。同时,充分利用联席会议平台,进一步健全情况通报、协调会商等机制,联合开展针对性的集中打击收网行动,综合运用法律严厉惩处传销组织策划者、骨干头目。 (一)开展网络监测,梳理案件线索。 通过群众举报、公开网络信息浏览、定向监测等多种途径,在日常监管工作中认真梳理筛查网络传销案件线索,确定重点打击对象,及时开展核查、分析和研判,综合运用网络调查、实地核查、可疑资金交易分析等手段,准确掌握传销团伙的人员、窝点、规模及动态等重要信息,确定打击查处对象。 (二)加强日常监管,严打网络传销。 在案件线索摸排和前期经营的基础上,重视电子数据证据采集、固定和分析工作,集中力量,果断打击网络传销活动。对跨区域、人员多、新类型的网络传销案件,采取联合行动、挂牌督办等方式给予精准打击,全力抓捕传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和骨干人员,追缴涉案赃款。 (三)注重数据研判,增强打击效能。 强化数据信息的归集、分析和运用,从中发现和确定涉嫌传销活动的组织、人员、银行流水、网络服务器等关键要素,从“资金流”“人员流”“商品流”着手,排摸涉传人员的活动规律,甄别传销活动的组织者和骨干分子,提高打击查处的精准性。采取“以网治网”的方式,通过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运用网络取证、网上筛查、远程勘验等技术方式,增强网络传销案件的侦破查办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