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5月31日讯】(北京商报)近日,初涉收藏的郑先生从微拍堂竞得一幅“范曾”书画作品,有出版、有合影,自以为捡了大漏,但几百元的价格令人生疑。经业内专家鉴定指出,“作品是低仿的赝品,而且名家与作品合影的照片PS痕迹明显,所谓出版也存在明显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微拍堂平台应该有严格的入驻门槛和监督机制,从目前平台的运营状态来看,监管力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还有助长态势,因为这些赝品常被推送给订阅者。 伪作猖獗 “名家作品”白菜价 其实,类似郑先生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往往对名家作品缺乏基本判断,大名头、低价格是吸引其进行购买的重要原因。然而,单凭对艺术的憧憬和一夜暴富的梦想进军收藏,终局无疑是被现实打击。 为更好地了解这一平台,北京商报记者也关注了“微拍堂”的公众号,很快,推送内容就来了。在这一平台上,各种尺幅的齐白石、傅抱石、启功、许麟庐、沈鹏、张海、韩美林、范曾、何家英等名家作品应有尽有。一幅带出版的“齐白石”贝叶草虫以333元成交。四尺对开、带出版的范曾书法作品,最终以260元成交,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从2016年秋拍的雅昌指数来看,齐白石作品成交单价为116万元/平尺,范曾作品成交单价为14.2万元/平尺,从这一点来看,花几百元捡漏的可能性有多大? 暂且抛开价格不说,一些作品的合影和出版物也很蹊跷。合影照片中,艺术家手跟脸的颜色存在差异,肢体比例失调,有明显的PS痕迹。从出版著录来说,这几幅作品竟然都有同一本名为《中国书画家》期刊的出版。翻看微拍堂比较活跃的多家机构拍品历史记录,名家作品几乎都出自该出版物。 有业内专家认为,如果商家明确告知作品是“名家款”或者仿品,如此低的价格还是有买家的,可以作为家居装饰等。但用各种并不高明的手段来伪装成名家之作,对于艺术家和藏家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伤害。 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会长宋建文表示,“真品价格在业内是相对透明的,高仿品会有更大的利润空间。这在传统实体拍卖中也有明显的表现,尤其是一些中小型拍卖,海外市场也不例外,因为价格便宜,高仿品可能卖得比真品还好。另一方面,艺术品鉴定存在难度,也很难有确切的定论,这也给高仿品很大的生存空间”。 令人不解的是,在微拍堂的“优店”推荐一栏,有些“满眼尽是伪作”的机构竟然赫然在列。那么,微拍堂的入驻门槛是怎样的设置,监管机制又发挥了哪些作用?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专门咨询了微拍堂客服人员。客服人员强调,入驻商户需要缴纳500元的认证费,还要缴纳1000元起的消费保证金,然后就可以自己上传作品。当问到是否可以售卖近现代或者古代作品时,客服人员表示商户可以直接上传作品,但对于商户是否具有相关文物经营资质却并没有提及。 扩张迅速 后遗症接踵而至 微拍堂是一家专注拍卖的平台,其官方介绍中描述自己:平均两秒成交一笔,年交易额突破45亿元,累计在线用户超千万。2015年4月,“微拍堂”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2015年6月,月流水突破2000万元。2015年12月,月流水破亿元。有消息称,目前微拍堂流水早已突破3亿元,并且已获德同资本近亿元投资。2016年9月,微拍堂正式加入腾讯众创空间“双百计划”,不仅在未来三年内共享累计价值100亿元的流量资源,同时,腾讯众创空间还开放了包括云、安全、支付等基础设施,为微拍堂巨大的用户量和交易量提供保障。 按照微拍堂自己公布的数据,这家依托于微信的移动拍卖平台扩张速度惊人,传统拍卖公司忙碌一年,成交额不过几十亿元左右,更何况还有至少八成以上的拍卖公司年成交额不足1亿元。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微拍堂能够实现如此可观的数据,实在令业界“艳羡”。 微拍堂负责人曾在采访中强调,“微拍堂是想搭建一种移动端交易的模式,吸引更多人参与进而去孵化这个市场,随着大众对这种模式的认知度越来越高,总的用户群也会越来越大。同时,可以让以往很难接触到拍卖的人参与进来,关注艺术,从而带动文化的发展”。 从微拍堂的业务构成来看,有玉翠珠宝、书画篆刻、茶酒滋补、紫砂陶瓷、工艺作品、文玩杂项、花鸟鱼虫七大部分,尤其是文玩板块一直是微拍堂所强调和看重的,但也有一些商家的不良行为影响着平台的声誉。北京商报记者查询到,有买家在中国消费者投诉网进行投诉表示在微拍堂购买了一块琥珀蜜蜡,到手后发现是塑料的,证书竟也是伪造的。 对于此类现象,微拍堂亦有所察觉并已发布官方通告,2015年成立至今有数以万计的商家在平台上经营店铺,但仍然有部分商家违背诚信经营原则,利用虚假发货或出售人工优化产品甚至假货来牟取暴利等,这些行为都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为了建构良好的商业环境,微拍堂近期接连做出了披露违规商家名单和推行《质量监管计划》的两大动作。但收效如何,还需靠时间去验证。 监管不力 前景没有想象那么美好 结合微信这一载体,打造移动端的交易平台,快捷的开店流程、低廉的信息传播成本和良好的参与群体互动,都是微拍堂迅速发展的原因所在。但从目前平台的经营状态来看,一味寻求业务扩张而忽略品质,显然与长远发展的规划背道而驰。 微拍堂所售作品截图 客观而言,在传统交易模式遇冷的形势下,租金、人力等成本使得不少实体商铺不堪重负,微拍堂这一类型的移动端交易平台显然更适应现在的市场环境。商品展示、交易手续的简化,买卖双方互动性的增加,都是移动端交易平台的生存优势。微拍堂已经有比较可观的用户数量和交易额,如果对平台商户没有更为科学、严谨、长远的监管,无疑会令前景蒙上阴影。 在微拍堂开店的夏先生告诉记者,“开始的时候还有成交,但后来越来越惨淡,现在作品交易都是靠个人微信朋友圈,系统流量几乎没有。平台商户良莠不齐,使得一些好的商户和买家都选择离场了”。 宋建文表示,“这几年是微拍堂迅速扩张的阶段,注册用户的数量和交易额的多少是他们最看重的,这也是吸引投资的关键,如果设立过高的入驻门槛,就会将绝大多数机构阻挡在外。当然,我们也应该理解,每个业态都有一个野蛮生长的阶段,等形成规模和影响力之后,可能就要把握时机筛选商户提高品质了”。 实际上,移动端交易平台这种模式备受看好,有助于行业效率的提升和交易模式的进化,但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这种模式更适合文玩杂项,或者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不应该成为赝品横行的快速通道。 入驻商户的品质,无形中也是平台品质的重要支撑,不论何种业态、何种平台,都要对入驻商户有相对严格的门槛审核和监管机制,一旦缺项或监管不力,市场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就会反噬平台多年建立的品牌和口碑。 (原标题:微拍堂赝品猖獗自毁前程) 责编:小美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