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直社北京10月20日电(本站记者王鹏娟撰文)近日,人民网发表了一篇题目为《人民网评:当“老摔哥”们让善良长出坚硬“外壳”》的文章,文章主要是针对这些年,有关老人碰瓷假摔讹诈路人致使人们的善良就这样一次次被欺骗讹诈,甚至因此惹上无尽的麻烦,最终不得不心生提防,给自己的善良穿上一层冷漠坚硬的“外壳”这种现象所产生的思考。反观直销行业,似乎也可以做类似的比喻。 社会大众对直销的抵触并不仅仅是因为对传销的憎恶,也因少数获牌直销企业频频涉嫌传销欺骗消费者所引起的蝴蝶效应,辐射开来引起了社会大众对直销的抵触和误解。 类比一下,我们可以将频频涉嫌传销的少数直销企业称之为直销业的“老摔哥”,这些企业仗着获得了国家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牌照,就借直销之名干传销勾当,欺骗消费者;而社会大众对直销的抵触和误解可以称之为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而穿上的一层自我保护的“外壳”。 面对那些被涉嫌传销的直销企业所欺骗的消费者,舆论不断声讨直销企业没有责任心,要求直销企业要整改要规范,同情的声音永远都是一面倒向受害者。这种声讨是必须的,涉嫌传销的直销企业一定要整改要规范直销。但是,这种声讨是不是只是片面地看到了一面?我们似乎忽略了受害者这个群体的另一种“面孔”,即他们是被骗的。“被骗”很容易理解,但是还可以衍生出另一个问题:被骗是成为受害者的一个理由,但是为什么会被骗?不管是舆论还是法律,在为受害者这个群体争取合法权益的时候,却从来没有深究过这个问题。 试问消费者:你的自我保护的这层“外壳”够坚硬吗?在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的时候,你能靠着你自我保护的这层“外壳”抵挡诱惑吗?我想答案一定不是100%的令人满意。在面对利益诱惑的时候,很多人经不住考验,即使知道是不可为的事情,在利益面前仍然会冲破自身的保护壳去抓取这不可知的利益。在利益的驱使下,甚至会从受害人转变角色成为害人者。 在每一篇关于成功破获的直销企业涉嫌传销或者传销案件的报道的结尾,我们总是会看到类似这样的文字:“提醒消费者:要认清直销和传销,避免上当受骗。”这样的友情提醒,我们不能说是没有必要的,但是仅仅是“提醒”现在似乎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了,消费者需要的是能够帮助他们真正不再上当受骗的各方面的“养分”,消费者的自我保护的这层“外壳”想要变得够坚硬,是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帮助的。 首先,只有通过法律制度来惩治极少数的涉传直销企业,才能遏制这种恶行,不让消费者因被骗而受到伤害。其次需要直销监管部门重视消费者,在严厉监管直销企业的同时,要拨出一部分力量来帮助消费者正确认识直销,普及直销知识; 再次,也需要直销企业严格遵守《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打击传销,规范直销;最后,还需要消费者要本着“勤勤恳恳做事,认认真真做人”的原则,抛弃一切不切实际、做白日梦的荒谬想法,脚踏实地地生活。▲ 责任编辑:王鹏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