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专家委员、 原江苏省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副局长朱永才 整理:程小琴 【直报网北京2月26日讯】(本质传媒)直销企业和未拿牌企业如何合作;多层次计酬和在未批准区域开拓市场会否触碰监管部门底线;直销企业出现了违规被举报,怎么配合调查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对于很多直销人来说,这些问题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在第九届(2017)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议上,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专家委员、原江苏省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副局长朱永才对此一一做了点评。 多层次计酬等 会触碰监管部门底线? 直销监管部门怎么看待多层次计酬和在未批准区域开拓市场?实际上这个问题就是直销条例的三大疑难问题(多层次、跨区域、产品类别),在直销条例还没有做出大的修改动作之前,这些问题始终存在。 如果企业进行多层次计酬或者在未批准区域开展经营,监管部门知不知道?五年前,由于不少监管部门不太熟悉这个业务,可能不太知道;现在,监管部门应该从上到下都知道。 直销条例的内容与当前实际情况的适应程度是怎样的,监管部门也有一些了解。在条例修改之前,监管部门对此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监管部门只要接到相关举报就会去处理,反之亦然,事实上基本是这样。 内资外资、拿牌申牌有无区别监管 地方监管部门对待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拿牌企业和申牌企业,有分公司企业和无分公司企业方面,有没有区别对待? 从现有法律来看,内资和外资之间没什么区别。客观上,由于外资企业多数采用级差制,管理水平和企业文化总体要高于内资企业,所以外资的问题相对少一点;内资企业多数采用双轨制,启动速度比较快,特别是传统转型过来的企业,在外事、开拓市场以及管理上问题相对多一点。 在监管上,监管部门对待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基本上一视同仁,最近美资有一两家企业在外事上没有处理好,还要引起诉讼,并且外资企业被处罚也不是一两个案件了。 监管部门对拿牌和申牌企业这两者有明显区别,申牌企业由于身份特殊,是即将进入行业的准直销企业,所以申牌时,监管部门会对申牌企业进行严格审查。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已经获得公示但还没拿牌的企业需要耐心等待。在这里我要跟这些企业讲一句话:坚持再坚持,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至于监管部门对企业有无分公司的区别,目前全国已经有部分省市出了相应的监管意见,对企业的分公司搞活动,特别是开大会有要求。有的省份明确提出来,如果某一省份不是这家企业的直销区域,企业也没有分公司在该省份,那就不允许企业在这里开展大的活动。 如果是拿牌企业,就按照规定申请扩大直销区域。企业想去开发新的市场就尽量去把分公司成立起来。倘若物质条件还没有完全达到怎么办?那就及时汇报,但是活动还是可以开展的,特别是传统经营,开展起来是没有问题的,但大会就不要开了,也别让监管部门为难。凡事要经常向监管部门汇报,商量着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