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12月28日讯】(直销邦)今天,我们来聊聊有关团队计酬的那些事儿。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同时也是直销行业的“老大难”问题。直销能否开放团队计酬,历来都引人热议,尤其在每年两会期间,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曾为此建言献策。 “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团队计酬方式在美国诞生,这可以说是世界直销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它极大地提高了从事销售活动的人们的积极性,在当时生产过剩、贫富两极分化的经济环境下,既能让普通人通过销售产品及服务获得报酬,又能让消费者享受到优惠实用的产品,帮社会解决生产过剩以及人员就业问题。所以团队计酬的这种直销模式,迅速被推广开来,风靡一时。 但是,“金字塔销售计划”“老鼠会”等问题也随之出现,一些组织或个人一味地用新加入者的钱向老加入者支付回报,缺乏合理的收入利润来源,一旦没有新人再加入,支付链条断裂,这种结构就会崩溃,成千上万的人因此而上当受骗。所以,美国当局采取措施,对当时的直销业造成重大打击,后来随着经济复苏,一些相对规范的直销巨头崛起,多层次直销才又重新兴起。 类似地,直销在进入中国后也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直销正式踏入中国市场,而后迅速裂变发展,但同时,一些打着“一夜暴富”洗脑口号、“趁火打劫”的非法传销等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所以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停止发展多层次传销企业的通知》,市场暂时回归平静;1996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了《准许多层次传销意见书》,批准41家合法公司从事多层次传销经营,紧接着,又在1997年颁发了《传销管理办法》,但这些始终禁止不了许多金字塔式诈骗公司的“改头换面”,结果市场更加混乱,出现了更多更大的商业诈骗和社会问题。为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恶化,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下令“禁止一切形式的传销活动”,正式对其“一刀切”。 直到21世纪初,为兑现“入世”时的承诺,国家才又重新开放了直销行业,并在2005年正式发布了《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这意味着在中国,直销和传销,被视作两个不同的行业来区分对待,其中法规明文规定开放的是单层次直销,直销会受到法律的保护,是一个合法的行业;而传销则会面临严厉打击。 “两个条例”作为直销的核心监管法规,伴随行业发展至今已有十七年。但是,在这十七年的发展过程中,直销与传销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不仅大众对这两者的认知尚不清晰,就连法学界与商业界都存在不同的认识。如何界定传销、直销以及分销,厘清经营模式或商业模式创新等问题都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尤其在互联网新营销手段多样化的情况下。其中,争议最大的莫过于团队计酬这一条,也就是单层次直销和多层次直销的分界线。 《直销管理条例》规定,“直销企业至少应当按月支付直销员报酬。直销企业支付给直销员的报酬只能按照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的收入计算,报酬总额(包括佣金、奖金、各种形式的奖励以及其他经济利益等)不得超过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收入的30%”,以及“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不得发布宣传直销员销售报酬的广告,不得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作为成为直销员的条件”。 《禁止传销条例》中对“传销”的定义,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即常说的拉人头、交入门费、多层计酬(团队计酬),视为传销的三大特征。 团队计酬真的是洪水猛兽吗? 套用“存在即合理”这句话来说,任何事物的诞生,并不是毫无理由的。从多层次直销在中美两国或者其他国家的发展来看,它的出现,至少是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需求的,否则不会有后续的疯狂生长。只是,这个生长若没有监管的及时干预,就会出现无法控制的严重后果。 虽然我国现行法规不允许团队计酬、不允许多层次直销的存在,但实践中这个却是业内心照不宣的存在。奖金制度是直销的生命线,或者说,直销的魅力,就在于其团队计酬模式。世界直销发展到今天,行业的主流一直都是团队计酬,现在欧美许多国家都是允许多层次直销存在的,从国际上一些采取团队计酬方式的企业的发展来看,他们也都获得了成功。 团队计酬这种模式,让直销员在产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获得了更多的赢利渠道。老直销员和新直销员从竞争对手变成了合作伙伴,因此老直销员乐于发展新人参与销售,并且非常愿意把自己成功的销售技巧与经验传授给新直销员。所以,这就创造了直销行业内特有的一种团队教育文化。 我国禁止团队计酬,主要是基于考虑其复杂性和管理难度,但团队计酬也并非直销市场混乱和传销泛滥的罪魁祸首。 修改条例不只是一个行业的事 时至今日,业内一直呼吁的开放团队计酬、修改《禁止传销条例》,已经不仅仅只是直销一个行业的事情。如果只是一个行业的事情,外界可能不少人会觉得“就是一个行业而已,至于大费周章吗?”但是,随着分享经济的发展,直销的这种精髓——团队计酬模式,正在被各种新业态新模式广泛应用,如微商、社交电商等。还有保险、房地产销售以及在流通领域的行业,基本都运用到了团队计酬的相关机制。“泛直销”已经成为了当下社会经济的一种常态现象。 简单地根据拉人头、交入门费、多层计酬(团队计酬)这三个特征来界定传销,在十多年前或许是适用的,但在互联网营销手段多元多样化的今天,这个在市场实践中就存在了一定的滞后性。别说十多年了,几年的时间,社会的变化也是天翻地覆。直销出现或者重新开放的时候,没有谁能料到今天会有社交电商这类新业态新模式出现,更别说能预见分享经济蓬勃发展了。 所以,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相应地,就需要及时的制度变迁。 不能搞得“人人非法” 如果按照现行的两个条例,几乎运用到直销精髓的很多行业很多人,都会被界定在非法之外。“人人非法”的话,那对社会来说,又将是怎样一种“令人不安”的存在? ,时长02:42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就提出,改革的逻辑,就是要让老百姓堂堂正正赚钱。“无论执政者,还是理论界,都要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的信念。就是不能把多数的老百姓放到非法的位置上去,要及时地把他们吸纳进来(合法的框架),变成体制的组成部分。” 损害他人的行为,不能存在;但如果这行为无害且对社会有正面贡献,只是因为法律不承认,就遭到禁止,这未免太过简单粗暴。 一味地“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时甚至还会留下更大的隐患;以“疏”为主,才能从本质上规避风险的存在。“一个人想好好赚钱,这没什么错,如果都没这个动机,都躺着吃国家的,这社会还有希望吗?” 两亿人的“饭碗”谁来保? 疫情爆发以来,国家多次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等“六稳”“六保”政策取向。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2022年经济工作定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其中也要求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强调社会政策要兜住民生底线,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就业是民生之本,保就业就是保民生。 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两亿多。而很多应用到团队计酬的业态模式,如微商、社交电商等,恰恰是可以帮助社会解决这部分人从业就业问题的。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也在2020年7月公布了《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支持微商、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等就业新模式。 如果《禁止传销条例》不及时修改,那么这些人的饭碗谈何保得住?如果不把他们纳入到规范合法的框架体制里来,谁又能兜得住这些人的生计? 社会对新生事物从认识到改革都有一个过程。就拿2020年又被重新“炒热”的地摊经济来说,它是指小摊贩又可以像以前那样在街上乱摆乱卖了吗?并不是,如果那样的话,就是走回头路了;现在这个时代重提的开放摆地摊,是有序的、规范的,是为了缓解疫情冲击,增加老百姓收入,促消费,方便民众生活;让我们的城市在整洁靓丽的外表下,增添多一丝“烟火气”。 因时而变,是所有制度要跟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近确定公布了2022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时间(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届时会有哪些与直销行业有关的提案议案,两个条例的修改又能否更进一步,我们充满期待。 (原标题:团队计酬:你不能搞得人人非法!) 责任编辑:蓝莓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