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7月28日讯】(工人日报)安排旅游,上门问候,免费礼品诱惑,树立购买标兵……7月24日至27日,《工人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不法分子的骗术升级,层出不穷的招数让老人防不胜防。 近日,全国不少地方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发出通知,进一步加强对以会议(讲座)等形式销售保健食品行为的监管。同时提醒老年消费者,不要轻信虚假宣传。然而,面对不法分子的升级“攻势”,一些老人仍然频频中招。 今年82岁的田大爷是多年的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在接到邀请参加讲座并现场免费测血压的宣传单后如约前往。在“部队老军医”、“少将专家”的讲座鼓动下,在工作人员免费测血压、热情端茶倒水的感情攻势下,田大爷买了3600元疏通血管的保健品。“服用几个月后,病情一点也没有改善,全是骗人的。”田大爷对记者说。 记者调查发现,以会议(讲座)等形式销售保健食品已经是保健品行业“标配”推销手段,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健康讲座”、“赠送礼品”等幌子,向老年人变相推销高价保健品。老年人非常关注健康,很容易成为保健品推销对象。最近,家住江西的罗勤秀老人就被推销员“盯上了”,经常上门嘘寒问暖,让老人备受感动。在鸭绒被、保健泡脚盆等免费礼品的诱惑下,患有低血糖的罗勤秀老人忍不住买了5000元的保健品。后经儿女发现,这些“保健品”仅由普通的糖果制成。 田大爷和罗勤秀老人的遭遇并非个案。中国消费者协会此前发布的《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调查报告》显示,一半以上老人相信保健品能治病,2/3用过保健品。然而在使用后,感到受骗者不在少数。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显示,仅2014年,全国受理老年人投诉保健品案就达2.01万件。 “一些上万元的保健品其实只是用普通材料勾兑而成,成本很低。”有业内人士透露,保健产品低成本、高利润、处罚力度小是一些违规商家铤而走险的重要原因。一些商家只要“忽悠”成功,销售几个疗程的保健品,动辄收益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而一旦被查处,罚金也就几万元,这对违规企业无法产生威慑作用。同时,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新的食品安全法已经颁布实施,但是相关配套规章没有落实,一线执法缺乏可操作性,这也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对此,中消协多次呼吁政府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对假劣老年人保健食品、非法添加以及虚假夸大宣传的生产经营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 (原标题:保健品市场骗术层出不穷 老人受骗防不胜防) 责任编辑: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