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宝才是真正的P2P,循环交易成为难题 与业内一众打着“Peerto Peer”名号从事网贷业务的平台有所区别,借贷宝的本质确是如假包换的P2P平台,它不承担借贷双方的信用风险、不为资金出借方提供“隐形刚兑”、不触碰资金池,只扮演着信贷双方撮合平台的角色,在合规方面并无近虞。 对于普通的网贷平台而言,要想实现批量获客,首先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平台增信问题,即通过“傍银行”、“傍保险”、“傍国企”、找社会名人作信用背书等林林总总的方式,向投资者自证其是一个可信的、不会跑路的平台。 然而,对借贷宝言,则无须头疼如何实现自证资质。其亟需考虑的头号难题,在于如何促使借款人、资金方之间发生可持续性的交易。 以借贷为核心的社交金融,其天然劣势在于借贷双方的交易频率过低,“借钱是冷冰冰的事情”,难以形成用户黏性。如何刺激客户在完成借、贷以外的需求,无疑是借贷宝运营团队需思量的。 除此之外,熟人借贷的圈层、匹配度难题,仍然待解。换而言之,即便借贷宝在运营一年后拥有千万量级的用户,但如果其借贷链条仅涉足一级至一级半的圈层,则借、贷双方仍往往面临着“理财需求”、“借款需求”不对等的局面: 你要借一笔为期三年、年利率8%、总额80万的贷款,而我手中的100万流动资金却因购置房产的潜在需求,仅能出借1年;又或者说,我期望的理财资金年化收益率能达12%,而你却只愿意负担9%的利率。 坦白说,在一个普通人所拥有的数百人交际圈中,要完成非标准化的“借款需求”、“理财需求”的无缝对接,绝非易事。正是在此考虑下,除了最基础的借款、理财功能外,借贷宝新设了一个“赚利差”版块。 在人人行科技有限公司CEO王璐看来,除了自风控、自征信、违约的声誉损失、好友圈提供催收信息等,借贷宝最重要的功能与价值体现是“赚利差”。 必须搞明白的“赚利差”,场景化的三方借贷关系。 假设A的朋友B在借贷宝平台上发起申请,以年化利率15%借款10万元;A认可B的信用,但苦于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金可以借给他,在此情况下A利用“赚利差”模块,在其熟人圈内发起一个以A的名义、年化利率13%的借款,A的朋友C将款项打来,系统则将自动将款项转到B的账户上。 如此一来,A帮助B以最快的速度筹集到期急需的资金,同时A亦通过此举赚得2000元的利差。借贷宝的“赚利差”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将积累多年的人脉进行盘活、转化,不需投入任何本金即可以获取信用收入;同时该功能亦帮助拓宽、延展了借贷的边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前述借贷双方需求不容易匹配的难题。 然而,“赚利差”亦绝非无风险边界的顾虑,一方面,该模式中的居间人被承担了过多的担保风险,被同化于信用中介的职能,即一旦B违约未能及时还款,A将需按时将本息偿还给C; 另一方面,该模式中,每个人只能基于首层的认识和信任,帮助朋友筹钱,但却无法保证款项最终流向了第几度的朋友圈。 举例而言,人脉甚广的公务员C,可以从国有银行中层D处获得年利10%的资金,随后C将资金划拨给从事民间借贷工作的朋友E,E再将资金转向从事制造业的小企业主F处。 如是者,在该链条中,所募集的资金最终将用于F的企业经营、抑或用于民间借贷、还是投向房地产、股票、债券、期货等,对此C并无法得知,由此“熟人借贷”将演变为“陌生人借贷”。一旦资金链的末端出现偿付困难,将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理论上C、E、F三方传导性违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