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6月3日讯】(人民日报)近期以来,“e租宝”“泛亚”“上海申彤大大”等社会危害性较大的案件频发。不少金融领域打着创新幌子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导致大量投资者血本无归,甚至因此诱发社会秩序与稳定的风险。 近日,记者从公安部了解到,以当前犯罪形势比较严峻的非法集资为例,其发案数正处于高位运行,大案增幅明显:年立案数由过去的两三千起大幅攀升至上万起,仅今年一季度,全国此类犯罪的立案数就达到2300余起,涉案金额超亿元案件也明显增多。 互联网金融成犯罪高危领域 2015年底,在广东深圳警方破获的系列利用“爱币”“K币”等网络虚拟货币进行非法集资的案件中,仅初步估计,其中涉案金额高达10亿多元,涉及受害者遍及全国28个省。据了解,除了许以不正常的高额利息等非法集资的共同特征之外,此案不同于传统非法集资之处,在于出现了互联网、虚拟货币、原始股等诸多所谓“金融创新”的噱头。在另一起去年为上海警方破获的涉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的案件中,同样也是以“P2P平台”的名义诱惑投资者参与其中,最终资金链断裂时仍有7500余万元本金无法兑付。 据公安部介绍,当前非法集资犯罪方面新旧领域风险叠加,互联网金融已成为高危领域。一方面种养殖、房地产、商品流通、生产经营等传统领域案件依然多发;另一方面,打着互联网金融、投资中介、股权投资、境外上市等旗号的新型案件增多。特别是在网络借贷这一案件多发的领域,公安机关已摸排发现了一批案件线索,依法侦办了一批重大案件。 “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案件涉及地域广、人员多、危害大。当前,假借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微商、外汇理财、虚拟货币等名义的案件增多。”公安部经侦局处长刘路军提到, 2015年多数省份非法集资案件数同比出现增长,其中东部地区仍是高发地区,中西部地区增势明显。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当前非法集资与传销手段发生着“交织”。在江西宜春警方侦办的一起网络传销案中,犯罪嫌疑人马某同样利用了“电子币”“K币”等虚拟货币,明着打出“投资理财”的旗号,但实际上却出现了明显的收入会费、拿提成、“拉人头”、发展层级等非法传销的特征。 在互联网环境下,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操作便捷、传播迅速、波及范围广等特点,大量发展人员加入,不仅变过去“宰熟”为现在互不相识的网友间“宰生”,而且短期内实现了疯狂敛财。以江西省宜春市破获的传销案件为例,尽管所谓“平台”在上线仅一个半月之后就难以为继,却并不影响马某在此期间共获利1000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