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布局港湾待航 药企跨界“非药”领域早已不是新鲜事,从上市药企公告披露信息可以看到,不少药企在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中已经有了广泛和多元的斩获,跨界领域涉及器具、食品、日化多个领域,物质产品涉及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卫具、皮肤护理等12个类别,服务产品类别涵盖了健体、早筛、体检、慢病管理、医美、养老、药膳7个领域。而王大宏认为,药企进入最快、最坚决、最有规模的还是保健食品市场,因为该领域已经有了完整的政策法规体系。 实际上,很多药企早已开始暗暗布局保健食品领域,仅在批文(俗称“蓝帽子”)方面就已经做了大量的储备。据庶正康讯统计,药企“蓝帽子”数量排行榜前十位依次为:北京同仁堂、海王生物、哈药集团、上海集团、康美药业、辉瑞、江中制药与健康元(并列第七)、天药药业、修正药业、康恩贝和东阿阿胶(并列第十),其中北京同仁堂的“蓝帽子”数量达到131个,排名第十位的康恩贝和东阿阿胶的“蓝帽子”数量也达到了26个。 在魏炜看来,药企跨入保健食品行业是大势所趋。药企开拓保健食品市场主要受内因和外因影响。从内因来看,在医保控费的大环境下,药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新品研发费用不断提高,获得一个药品的批文大概需要8~10年的时间,整个研发费用不低于2亿元,而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失败情况。因此,整个医药企业自身的增长面临很大的挑战,在品类拓展方面存在内在需求。外因包括3个方面:保健食品市场增长速度快;目前市场份额分散;投资和整合空间比较大。“从相关医药上市企业的公开数据来看,保健食品在药品企业收入占比较低,最低的仅占0.65%,高的也只是10%左右,这意味着保健食品在药企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魏炜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