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2月25日讯】(化妆品财经在线)2月14日,商务部发言称已暂停办理直销相关的审批、备案等事项,同时正在清理整顿行业,完善直销相关法规制度。同日,无限极母公司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跃升《福布斯》杂志2019年香港富豪榜第三名。 从权健事件曝光至今,国家监管机构正火速约谈91家直销企业,为直销行业未来“强监管”时代的到来揭开序幕。 被约谈直销企业中有64家在卖化妆品 据国家商务部官网显示,目前通过国家正规审批备案的直销企业共91家,其中本土企业较多,外商投资企业仅占35%。 (64家涉及化妆品、日化生产销售的直销企业) 《化妆品财经在线》还发现,其中涉及化妆品、日化生产销售的公司多达64家,不乏爱茉莉化妆品(上海)、宝丽(中国)、雅芳(中国)、如新(中国)、完美(中国)、玫琳凯(中国)、江苏隆力奇、山东福瑞达等业界知名的企业。 在商务部下发的《直销产品类别及生产指引》所规定的六大类直销产品(化妆品、保洁用品、保健食品、保健器材、小型厨具、家用电器)中,截至去年2月,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网站公示的允许直销的产品共4160种,其中化妆品3136种,占比75%以上。 一方面,化妆品品类深受直销企业青睐,但另一方面,直销模式在化妆品业界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式微。 2015年,“百废待兴”的霸王开始尝试直销运营但不了了之。2017年,珀莱雅、雅倩等公司也曾向商务部递交申牌报告,营销执照也迟迟未批。近年,将直销带入中国市场的雅芳也早已表示直销业务归零,转向“美容专卖店+电商+化妆品专营店/商超”的全渠道零售布局。 有业内人士对此分析,除开传销等行业乱象和负面舆论影响不说,单论直销模式本身,相比电商,虽然都有“压缩销售环节,降低产品倍率”优势,但对于品牌来说,其在商品管理、客户反馈和运营效率上远不如后者;相比线下实体门店,直销又输在空有手法没有专业美容配套设施,不能提供进一步服务;因此,“这种营销模式到了被淘汰的时候。” 一条“人命”引发的行业大整顿 事情还要从去年圣诞节的一篇文章说起。2018年12月25日,丁香医生发布《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身患恶性肿瘤的小女孩周洋因弃医转而服用权健产品不治身亡,引发全社会舆论狂潮,不仅“主角”权健被查,包括董事长束昱辉在内的18名高管被刑拘,全国范围内更是掀起保健品乱象治理与针对直销行业的大整治,行业内夸大宣传、涉嫌非法传销等乱象被再度曝光。 相关监管机构从今年1月开始频频出手。 1月2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商务部对所有直销企业召开集体约谈和提醒告诫会,要求直销企业在经营层面杜绝夸大虚假宣传和违规直销行为;在管理层面加强对团队、高管和直销员的管控;并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退换货保障。 2月14日,国家商务部更是在新闻发布会中表示,目前已经暂停办理直销相关的审批、备案事项。 “我们将全面梳理排查全国直销行业情况,加强直销企业管理,对发现的违法违规经营问题,会同相关部门坚决依法依规进行处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说。另外他还表示,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商务部将从法规制度、市场准入等方面入手,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直销行业监管体制,建立直销企业和主要从业人员信用“黑名单”制度,加大违法失信的成本,从源头将直销引入健康发展轨道。 其实早在2005年,国家就出台了《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但有业内人士一度评价称,此条例对“团队计酬”等核心问题的态度过于温和,且对企业的约束和管理存在一定滞后性,导致许多后来出现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未来,直销行业法律法规将如何修订,能否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尴尬?上述业内人士认为,还要看监管机构能否着力解决行业的核心矛盾。 矛盾焦点与整顿难题 说起行业整顿,其实国家对于直销行业并不是没有严肃打击过。最著名的,当属1998年的“一刀切”。 直销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初进中国之时,其实和“传销”一词并无二致,1996年,国家颁布了《准许多层次传销意见书》,批准了41家合法公司从事多层次传销经营。当时,直销逐渐从沿海逐渐挺入内地并一度风靡,而当时国家还没来得及出台政策法规,管理一时失控。 1998年4月21日,国务院颁发了全面停止任何形式的传销活动的命令,对整个传销业进行全面封杀。4月2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又公布了第78号文件,即《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工商办字[1998]第78号)。随着这两个文件的发布,在中国泛滥的传销狂潮遭到沉重打击,当时批准的41家直销公司不得不面临转型。3个月后,安利、雅芳、玫琳凯、日晖、富迪、娜丽丝、尚赫、完美、百美、特百惠十大外资企业顺利转型,正规传销经营活动由此更名为直销。 到了2005年,直销行业两大条例正式出炉,准入门槛提高,要求8000万元注册资金,2000万元风险保证金。第二年,国家工商总局第一次批准了13家直销企业。直销行业至此脱离98年的阴影,开始逐步复苏。 但在2014年,人民日报连发三篇文章,炮轰如新集团涉嫌违法经营,直指其在中国开展“传销”活动。去年,权健事件曝光后,其引发的连锁反应让无限极等传销企业再次进入舆论视野掀起滔天巨浪。非法传销屡禁不止,监管究竟难在哪? 有专家分析,直销行业之所以多年以来难监管,首先是违法成本较低。据了解,在2014年如新事件中,最终对夸大宣传以及销售员工欺骗、误导消费者等行为处罚10万元,对于公司销售非备案产品行为没收销售收入,处罚15万元,处罚力度相对较轻。其次,企业隐蔽性较强,公司到底是卖产品还是以产品为名头在“拉人头”,界定范围过大,有诸多方法打“擦边球”。 因此,国家在暂停发放直销拍照之后,究竟会如何调整行业并采取监管措施,以至于未来如何建立并完善常态管理机制,还需拭目以待。 (原标题:停发牌照后64家卖化妆品的企业如何自处) 责任编辑:小宇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