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5月30日讯】(21世纪经济报道)业界呼吁“正确看待直销”,共推行业健康发展。 今年初发生的“权健事件”,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13个部门决定,自2019年1月8日起,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100天的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新通报,实施“百日行动”以来共立案21152件、案值130.02亿元、结案9505件、罚没款6.64亿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446件,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4.4万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3亿元。 百日行动让市场乱象得到有效遏制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大众对“直销行业”的信任危机。不少消费者甚至因噎废食,干脆放弃了必要的营养补充。“正确地看待直销”是社会、公众乃至于业界本身,都亟需得到正确指引。 与此同时,在严管趋势下直销企业纷纷开启“自救”模式,不仅加大自查自纠的力度,还利用数字化工具强化直销员日常行为的规范,加速升级转型。 百日行动有利行业发展 直销作为一种“无店铺销售”模式,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至今已经有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直销行业经营模式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17年中国直销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205.5亿元,同比增长6.56%,预测2019年中国直销行业市场规模将接近2500亿元。据预测,2023年中国直销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在行业高速增长的同时,直销也一直存在不少争议。产品价格高、虚报产品信息、夸大产品功效、诱导消费者购买等现象始终难以杜绝。从针对“保健”市场的百日行动成果中不难看出,传销、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等也是目前保健市场中最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违法现象针对的人群一般是老年人、病患等。 原广东省打传办专职副主任朱国汉在5月14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举办的直销闭门沙龙中表示,直销本身是一种营销模式,但中国有别于世界直销行业,多年来运行单层次计酬模式,因此具有其特殊性。
目前,与直销相关的两大条例(《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中,都对直销与传销作出明确界定。 例如,在《禁止传销条例》第二条中就明确:“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同时,为了便于理解,上述条例还列举了传销的三种表现形式:以发展下线的数量为依据计提报酬的传销行为(即“拉人头”);以发展的下线的推销业绩为依据计提报酬的传销行为(即“团队计酬”);以及骗取入门费的传销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