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古润金:我是一个华

完美古润金:我是一个华

 旅居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有数千万之多,由于居住国家及其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章诗辰:从“微商女神”

章诗辰:从“微商女神”

一个来自中国市场的90后女孩,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两年内登顶美乐家经销商从未企及

白学锋:直销企业在推进

白学锋:直销企业在推进

10月11日至13日,由道道舆情监控室和海伦国际直销研究中心主办、道道国际传媒承办的

当前位置: 直销报道网 > 人物 >

如新大中华总裁范家辉的慢跑制胜论

时间:2011-08-26 03:02来源:MBA中国网 作者:MBA中国网 点击:
  直报网北京8月26日电(MBA中国网报道)我每天早晨5点前一定起床,看二三十篇文章,从中挑选一篇最好的、有积极启发的文章,然后通过邮件发给同事

 

直报网北京8月26日电(MBA中国网报道)我每天早晨5点前一定起床,看二三十篇文章,从中挑选一篇最好的、有积极启发的文章,然后通过邮件发给同事和朋友们。这个习惯我坚持了十几年,每天早上很多人看我的电邮,之后回复我。这些回复的电邮里,他们表示了谢意,也给予了反馈,说看了我挑选的文章后,改变了自己的思考模式。

这件小事,让我慢慢地积累了很多朋友。如果我出差,两三天不发,就会有人问我是不是病了。

我们的企业也要求员工,每天早晨醒来想想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好事。“好事”并非是捐钱,而是对他人好一点,比如说记住父母的生日、给亲人打一个电话等。我们全球有几十万员工,如果每人天天做件好事,一年365天就可以帮助3亿多人,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人这一辈子做几件好事不难,难在坚持天天做好事。”

做企业的道理和做人的道理一样。不一定每天要做多大的事情,坚持和积累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报。

顺着这个思路再延伸出去,市场上不缺乏每天都在冲刺的企业,不过,如果用“坚持和积累”来衡量企业的成功与否,我更倾向于让自己所在的企业做一个慢跑者。    

倒啤酒的哲学

我常常会讲到一个倒啤酒的理论。倒啤酒的时候,猛地从杯子口倒下去,很快就倒满了,但是酒杯里2/3都是泡沫。假如你把杯子斜一点、慢一点顺着旁边滑下去,虽然多花一点时间,但整个杯子里都装满了啤酒。

倒啤酒的理论说明,快就是慢,慢就是快。我们慢一点是一步一个脚印做事情。这个事情急不来,走捷径容易漏掉许多应该做的事情,就好像大厦打桩基,少打了几个桩基,外面看不出来,但是风暴一来,房子就倒掉了。

这也是现在很多新企业容易犯的错误。互联网的传播速度让信息进入了一个高速的时代。不少新产品一进入市场,企业就推出大量的广告来把品牌打响,这个策略有点本末倒置。在没有准备好销售、物流售后等一系列问题前,品牌打响了,消费者却找不到合适的销售人员,必然迫使企业加快扩充销售团队。临时组建的销售团队又可能不够了解产品特性,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人才储备非常关键。企业需要储备的不光是人才的技能,最重视的应该是人才的价值观和心态。技能是可以学来的东西,而价值观却是通过一个人长期学习、生活的人生经历累积形成的。企业招聘的时候,员工的大概价值观已经形成,价值观、心态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所以企业的人才储备,需要的是跟企业价值观一致的人,这样的员工才会跟企业产生共鸣。企业的行政和销售人员都非常认同、理解自己的产品、文化跟事业愿景,当越来越多人了解之后,企业的发展自然也会越走越快。

我们做的是日用品,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用的方法是,在最初花些时间让销售人员充分了解产品,当他们为顾客提供服务的时候,才可以让顾客充分了解产品的特性,与客户的需求结合在一起。这个过程看来是很慢,但是这个慢会让销售人员累积经验,然后,他们不仅是销售,还是老师,能给顾客提供专业的指导、帮助和服务。

这时会产生一个倍增的效应。也许在最初的五年到十年,企业发展都是平稳的,但是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每个人具备了能力,从一个到十个,慢慢地发展,十个以后都是快速增长。

总的来说,慢跑是为了长跑。跑过长跑的人都知道,刚刚开始的时候,千万不要跑太快,否则后面无以为继。规划好自己的步伐,第一段用多少时间,第二段再提速,第三段再冲刺。

因此,哪怕企业已经有了未来20年的目标,但还是要让员工做好当下的工作,慢慢提升,不是一口吃成个胖子。

吃掉大象的秘密

企业壮大的方式有两类,一类是趁势而起,一类是造势而起。

趁势而起是因为大环境好,并不一定代表会做企业。 比如中国改革开放30年,尤其最近十年,如此好的经济发展形势,较以往所有时候都更开放的大环境,各种类型的企业都在成长,差别只是成长多少而已。大部分公司只要会经营,就会赚钱。

而造势而起的公司往往更关注于做好自己的产品,有势(大环境)的时候,借个势起,没有这个势照样会起,只是速度没那么快而已。

现在最流行的说法,要可持续发展,这才应该是企业最重视的事情。

很多跨国公司都会遇到水土不服的情况。也有很多在本国发展很好的公司,一来到中国完全不适应。中国的经济前景非常好,趋势大师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中国将在未来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是任何有远见的公司都不会错过的市场。然而,中国地域宽广、人口密集,对于很多跨国公司而言,庞大的中国市场犹如一头大象。要吃掉一头大象,一口是没有办法做到的,要一口一口、一块一块地吃,否则的话,会消化不良。

我们进入亚洲最早一个地区(香港)是1991年,到了中国内地市场则已经是2004年,中间在中国台湾、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泰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地区进行了布局。

这样的布局,使得我们有机会逐步接近中国内地市场,积累经验,培养本地员工。

在亚洲转了一大圈,我们发现差异性不小。而到了中国内地,差异性则更大,每个省(市、自治区)都是一个不同的市场。这时候,你对势的把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当然也必须要有耐心,毕竟它的速度没有那么快。

在我看来,这需要经验的累积,而不是太多的不合实际的颠覆性创新。

对于企业来说,在这样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要做的是优化企业的核心战略,以及具体的执行步骤,但一定不是随意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重蹈那些曾经成功企业的覆辙——它们在市场的变化时期,没有把握好方向,急于求变,反而失去了优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本网内容授权书
Copyright © 1998 - 2013 www.Chnds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直销报道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5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