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3月18日讯】(三生)初次看到吴晓波的《去日本买只马桶盖》,是1月底在他的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上。文章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观点:“世上本无夕阳的产业,而只有夕阳的企业和夕阳的人。由量的扩展到质的突围,正是中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 可能连吴晓波自己都没想到,“马桶盖”引发的全民大讨论,一直持续到了一个多月后的“两会”。特别是在一个消息被证实之后:被中国游客疯抢的日本马桶盖其实是由中国杭州的工厂生产的。
有时候,看到这样的消息,难免会有一种丢了尊严的感觉。连一只马桶盖,都要漂洋过海跑去日本抢购,为什么中国消费者对自己的制造业这么没有信心?是什么普遍让消费者认为:国外的东西就是好的? 今天,不是为了凑热闹而来聊这个话题。因为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经有许许多多的人从自己的观点、立场、专业等角度出发,参与了这场讨论:“中国企业需要升级”,“中国制造缺少核心技术”,“制造业陷入了创新瓶颈”,“这是制造业在为不诚信埋单”…… 吴晓波的这篇财经评论已经足够热闹到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制造的反思。 今天,想聊这个话题,是因为:要说通一个道理挺容易,要去真正做到却困难得多。 日本“马桶盖”,不是个案。众所周知,很多国外的商品都是中国制造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出国旅游购买的纪念品,有不少的标签上印着Made in China。 国外的大企业在做品牌、做渠道、做品质、做设计,真正去创新思考,去抓住消费需求,而中国的很多企业却只是在给他们做代工。这个事实,也不是我们到今天才看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