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 要做品牌、做创新, 就相当于做长线。 它要求企业必须要付出时间,付出智慧,付出人力,付出投资。而代工则要简单的多,订单来了,成本、人工等一核算,有钱可以赚,就接单。 我们很容易指出,后一种做法目光不够长远;我们也很容易得出结论:中国制造要在全球真正形成一股新兴力量,需要的是能静得下心来做投入的长线思维。而不少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不在于是不是理解,而在于能不能做到。
有一种声音说,传统制造业既面临着成本增加导致的利润空间压缩,又受到了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冲击。我觉得,这是一种困境,也是一种机遇。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传统行业完全有可能通过拥抱互联网,开拓出新的发展空间。而互联网的核心思维,是“用户”。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中国消费者为什么对自己的制造业没信心?”“为什么觉得国外的东西就是好的?”归根结底,是中国制造能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这种需求既有实际使用的需求,也有心理信任的需求。 互联网时代,比以往更容易诞生新概念、新思维。走在三生新十年,我们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也已经开始。抱变化的同时,我们依然坚持长远的规划和考虑,坚持有品质、服务、品牌的保障。这样,我们的路才能走得更长远。▲ (原标题:宝哥相对论:一只马桶盖何以席卷“两会”) 责任编辑: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