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3月10日讯】(星辰在线)当传统拉人头式的传销行为傍上了互联网,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要采取些什么措施来防范于未然?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张晓庆的一份建议,将这一个新话题展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中。 传销也傍上了“互联网+”?他们甚至有更时髦的口号忽悠人! 打着“电子商务”的旗号,以“网购”、“网络营销”等形式从事网络传销的;以创业投资为由头,用“在家创业”、“网络投资”、“基金发售”当诱饵,欺骗人们上当的;以玩网络游戏为名,发展会员,以直销奖、销售奖为诱饵发展下线的;打着“慈善救助”的幌子,欺骗群众参与传销的;利用微信平台夸大宣传、造假炫富,诱骗朋友圈的亲朋好友,发展下级代理商的形式从事网络传销的;打着“旅游直销”的旗号,通过加手机微信好友的形式发展下线,拉群众入会交费,从事网络传销的……如今,传销遇到“互联网+”,五花八门的形式,让你应接不暇。
“他们还有时髦的玩法。”张晓庆说,“有些号称‘国家扶贫项目’‘好项目产业大联盟’,要‘发展代理,建立工作站’;还有些打着‘国家扶持,有政府背景’的旗号,以‘连锁加盟、投资开发、资本运作’为幌子,以考察、旅游、加盟等方式从事传销,这都是传统传销的升级换代。” 传销组织者和参与者利用网络跨区域发展会员,且通过电子银行等方式进行资金结算,具有快速扩张性。“有的传销组织将网站服务器设在境外,对各级组织者和参与者进行网络远程管理,逃避打击,更具隐蔽性。”张晓庆说。 以往形成的区域执法协作、无传销社区(村)创建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受到挑战,“网络传销案件在管辖权确定、证据收集以及监督执行等方面存在诸多难点,给工商人员执法带来了种种困难。” 张晓庆认为,由于监管缺失,当前一些微商的“灰色”作法也被网民所“诟病”,从业者恶意刷屏,打着微商的旗号做传销、不卖商品卖代理权等,为新兴的微商行业蒙上阴影,有的甚至已触及法律底线。“如何监管?目前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