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培养公益人才 近年来,公益人才培养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公益事业开始进入专业时代,人才匮乏制约公益事业发展的现实日益凸显。一方面,被誉为“洋奶”的国外公益资金陆续撤离;另一方面,国内相关扶持项目尚未成形成规模。此前,曾发起资助青年公益人项目的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公益组织第一是缺人才。“很多青年人对从事公益有很高的热情,但经常碰到理想和现实冲突,为了面包,只能放弃理想。”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专业化、职业化将是中国公益人才的发展方向。在培养公益人才方面,身为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2013年,安利基金会出资1000万元,与民政部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合作,推出“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以培养中国公益慈善领域领袖人才和专业人才,搭建资源对接平台,推动公益慈善机构发展。去年,该项目吸引1000多家公益组织报名,对入围前50名的NGO负责人进行培训,并最终资助10位公益机构负责人。该公益项目得到国家民政部高度认可,目前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公益人才培养项目之一。 通过参加以“拓展社会资源”、“提高组织能力”为主题的两期专业公益培训,学员们了解政策动态与行业信息,提高公益组织的筹款技能,学习组织战略与治理,了解项目管理与评估,结识公益圈的朋友。在两次培训期间,学员们进行公益项目创新,探索出了相互合作、取长补短的项目模式,并筹得了不少善款。“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以说,安利的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专业化、体系化培训,从源头上为中国未来的公益事业储备人才,注入新鲜血液。 三生:全员公益 慈善,从来不是富人的专利。其中,在由中国首善曹德旺捐赠的南京大学河仁社会慈善学院,担任常务副院长的陈友华指出,政府做的不应该是公益,而是尽基本责任,公益慈善应该回归民间。但是,职业化公益人才毕竟稀少,不少公益项目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需要众多志愿者参与和支持,如何解决人力瓶颈? 相比其它行业,直销从业者拥有积极、热情、浑身散发正能量等特点,因此,在遇到他人需要帮助时,往往主动伸出援手。正是因为这一特点,让众多直销企业的公益项目开展得有声有色。 2013年,三生(中国)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生)发起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和爱心教室项目,以预防留守儿童身心隐患、让孩子们笑起来为愿景,三生在留守儿童较多的省份设立“爱心教室”,配备图书、电视、音像制品和音乐、体育、美术器材等,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其中特意配备了具有视频通话功能的电脑,让他们有机会与在外打工的父母聊天。因为直观地看到了“爱心教室”为留守儿童带来明显的变化,这一项目得到三生经销商大力支持。他们争当志愿者,通过专业的志愿者培训,加入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辅导储备队伍中。 此外,雅安地震发生后,为帮助灾区儿童尽快恢复上学,三生和经销商反应迅速,除公司带头捐款捐物外,经销商和员工捐款80余万元,帮助雅安建立25个爱心教室。有的经销商主动申请,愿意以一己之力认捐爱心教室。▲ (原标题:从“遮羞布”到新势力 直企公益路赢得认可渐入主流) 责任编辑:王鹏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