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健康产业园物流中心引入了码垛机器人,可同时码放10种产品,每小时可码放400箱货物。) 【直报网北京8月16日讯】(经济日报)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军转民”浪潮中,他们以军工技术和军工标准打造产品,经过24年的拼搏奋斗,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近百亿元的企业集团,不仅为消费者提供衣、食、住、行、用、乐、养全方位健康指导,还努力向“构建大健康生态圈,成为富有竞争力的国际一流大健康生态圈引领者”目标迈进。 “从选择健康产业到做强做大健康产业,我们走出了一条落实国家战略、深化国企改革、服务百姓健康的改革创新之路。”在日前举行的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媒体开放日上,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张红表示。 军工人转战健康产业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日前印发。《意见》明确提出了贯彻健康中国战略的总体要求,部署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具体举措,力促健康中国建设跑出“加速度”。 据张红介绍,集团重磅推出的新时代健康产业园于去年启用。该产业园总投资约16亿元,按照现代化、国际化标准建造,年综合产能可达300亿元。记者看到,车间内保健食品生产线和日化产品生产线有序运转,只有少数身穿洁净连体服的技术工人在巡视;一箱箱产品被自动传送到物流中心,搬运的活则由码垛机器人“搞定”。显然,“智造”已颠覆了轻工生产的传统方式。 “我们的车间洁净度非常高。其中,口腔清洁产品生产采用智能机械手、高速灌装封尾机等设备,每分钟可灌装200支,精度达到0.01g,还能自动剔除不良产品。”车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智能化制造设备在运行时可全程自动调节温度、速度等参数,通过自动化控制降低人工操作的不可控因素。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此,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斥资上亿元建立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实验室。该实验室配有理化和微生物检测项目高端检测仪器,可做到在样品中检测出十亿分之一克的痕量重金属残留,精度相当于在10个标准足球场内找到一只蚂蚁;90秒内检测出产品中钙、铁、锌、硒、铅、砷等30多种元素的含量,极大保证了质检的精度与效率。 “当初谁也没想到,这家仅有500万元国家投资的企业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唯一知道的是,选择投资健康产业一定不会错。”张红表示,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的前身是烟台新时代天然营养品有限责任公司,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军转民”浪潮中。当时,我国健康产业才刚起步。大家在北京东城区汪芝麻胡同的一个小四合院里,开始描绘健康产业的宏伟蓝图,并立下了“守护百姓健康”的梦想。在没有经验、没有市场,也没有足够资金和人员的情况下,企业能够发展到今天,凭的是源自军工的技术、严苛的生产和管理标准,靠的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军工精神。 创业初期,公司发展大体还算顺利。他们以军工技术打造拳头产品,实现了松花粉产业化和商品化。进入21世纪后,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公司销售遭遇极大困难,开始出现亏损。另一个更大的挑战来自于保健品行业的GMP认证。当时,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要求,这意味着公司必须要在经营困难的同时投入大量资金改造升级生产线。“当时,很多人都离职了,到2002年全公司只剩下50多名员工。”张红说。 “为筹集GMP认证和生产经营所需资金,我们向上级集团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建议。这在当时可是背水一战,如果经营失败,不仅丢了工作,甚至连家底儿都要赔光。”张红回忆说,公司全体人员顶着压力凑足了资金,在国资委和上级集团的支持下顺利完成了GMP改造升级,救活了企业。这次成功的改革不仅帮助企业解决了生存问题,也为其日后走上健康快速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24年的拼搏奋斗,如今的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4大系列、160余款产品,形成产、学、研一体的健康产品体系,年销售额近百亿元的企业集团,累计上缴利税是当年国家投资的3800多倍。集团还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产业链,仅2016年就为3万多林区群众带来近8400万元收入。 “用军工标准做产品是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始终不变的坚持。”张红表示,目前集团已建立起严格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从产品研发、原材料种植采收,再到产品生产、质检、储运、销售和服务,每一步都层层防护、严格把控,确保每批产品均可追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