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5月9日电(京华时报报道)慈善的本质是一种爱心与良善,它拒绝祸心,也反对恶行与伪善。为达到正当目的而采取非法手段,是一种“毒树之果”而被否定。但如果手段正当,而动机与目的不纯正,也同样应该被文明所唾弃。 在慈善机构面临信任危机之后,慈善行为又面临一场动机的质疑与拷问。这种质疑与拷问本身又面临一场道德非议:你怀疑别人的慈善,你自己又有多少慈善?谁慈善谁就受到质疑,今后谁还敢慈善?这种非议的背后,映衬出当下慈善的一种脆弱社会心态。正是这种脆弱的心理,助长了一些人恶意利用慈善的行为,使慈善成为了一些人操纵的玩偶。所幸,南京市慈善总会前副会长潘锴红因以慈善的名义非法吸储5000万,近日被依法批捕。这在一定程度上止住了社会慈善心理的进一步脆弱化,也促使社会进一步对慈善予以理性思考。 凡事总有因果,慈善同样离不开因与果的分析,离不开对动机、目的、手段的追问。慈善的本质是一种爱心与良善,它拒绝祸心,也反对恶行与伪善。为达到正当目的而采取非法手段,是一种“毒树之果”而被否定。但如果手段正当,而动机与目的不纯正,也同样应该被文明所唾弃。因而,不择手段的慈善,与动机和目的不纯的慈善,都不是文明社会所需要的慈善。潘锴红正是把慈善当作了玩偶和外衣,当作了非法牟利的手段,他的慈善动机是一种恶,目的乃是假慈善真牟利。这样的慈善,我们当然必须戳穿它。 真正的慈善不是脆弱的,而是坚强的。它经得起质疑,经得起晾晒,经得起拷问。这种甚至有些无端的质疑背后,捍卫的正是慈善的良心,防止慈善被人恶意把玩和利用。因此,我们不应该对这种质疑本身也来一场“你什么居心”的道德非议,而应当给予这种质疑的道德正当性,对一些无端的猜忌也抱以宽容。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被质疑而不倒的慈善不仅无损反而助力于慈善。事实上,也只有被质疑过的慈善,才会赢得社会足够的敬意,才会真正成为导引社会向善的力量。 可以想象,在潘锴红们最为春风得意的时候,实名举报他们的人同样面临着社会道德非议的风险,面对着来自权力对举报所设置的阻力。而质疑、拷问、调查他们的人和有关机构部门,所面临的道德风险和各方面的压力阻力也同样不少。倘若在这种风险与压力面前止步,潘锴红们的面具又怎么可能被撕开?公众利益、公共利益岂不在慈善的裹挟之下面临更大的损失? 慈善的馈赠之后同样会有可观的利益回报,这一点我们不必讳言,不必要求慈善家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活菩萨。有人想通过慈善捐赠后得以免税避税,有人想高调慈善后赢得好名声或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等等,只要它不触犯合法守德的慈善底线,没有非法的僭越和道德的欺诈,是可以的。但打着慈善的旗号,违规违法犯罪,是得不到法律谅解的。诈捐、虚捐也必然会受到社会的道德讨伐。潘锴红的被捕,恰恰纯洁的是慈善队伍,为所有有志于慈善的好人免除了因鱼龙混杂而名声受损的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