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铬超标胶囊 今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调查报道,在浙江省新昌县,一些药用胶囊生产厂从河北、江西等地购买用工业皮革下脚料加工的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作为原料生产药用胶囊,并流向药品生产企业。此后部分媒体在跟踪报道问题胶囊和工业用明胶流向药品企业的同时,还指出其可能会流向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生产企业。 监管措施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紧急下发《关于严防不合格空心胶囊流入药品和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通知》,紧急组织全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开展明胶、胶囊类保健食品监督检查和专项风险监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严肃查处违法违规企业,进一步堵塞漏洞,重申并明确了原料入厂及产品出厂检验等制度,有序应对了铬超标胶囊事件。天津对全市22家胶囊剂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使用的15家空心胶囊(明胶)生产企业生产的空心胶囊和明胶进行抽验,并要求企业严格执行胶囊剂产品生产使用胶囊(明胶)及产品出厂批批检验制度。江苏在开展专项整顿的基础上,加强保健食品原料监管,将以螺旋藻、蜂胶、阿胶、珍珠粉、鱼油、灵芝孢子粉、牛初乳、蜂王浆等原料生产的品种列为重点监管名单,要求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严把进货关,加强原料采购管理,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使用原料来源可追溯,从源头上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浙江对全省87家胶囊剂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有针对性地监督抽取了49个批次的空心胶囊、明胶和成品进行检验,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落实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的责任,同时,开展辖区内可能出现的系统性区域性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确定以珍珠粉类、蜂胶类保健食品和彩妆类化妆品为重点整治领域,进行专项整治。关键词:达尔问报告 4月10日,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等民间环保组织联合发布《美白祛斑化妆品重金属含量调查报告》。报告称,在北京、上海、东莞等10城市,环保组织随机购买的477个美白、祛斑化妆品中,有112个汞含量超标、44个砷含量超标、20个铅含量超标。 对此,业内并不认可。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化妆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应以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的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或氢化物原子吸收法为依据。而达尔问自然求知社所应用的是一种名为手持X射线荧光分析仪(简称XRF分析仪),它是一种可以快速检测消费品、涂层、土壤、金属和其他物质中的化学元素的仪器,容易出现误差。 监管措施 国家局及时采取措施,下发文件,加强对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的事后监督,并组织开展相关产品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对部分省市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北京市药品监管局充分发挥整体部署、分工协作、快速准确、及时溯源的应急处理特点,全市协同检验检测资源,追根溯源,对化妆品生产、经营、使用各环节开展了全覆盖式监督检查。同时,充分利用“北京药事”微博和非紧急救助系统与公众进行互动沟通,科学解答群众疑问,回应公众关切。重庆市及时应对媒体报道的化妆品汞超标事件,对疑似问题产品进行现场检查并监督抽验,并对检验不合格产品的经营者进行立案调查,并结合化妆品产品备案要求,对全市化妆品生产企业进行进行拉网式清查,了解掌握企业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情况,及时发布《重庆市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凭证登记公告》。 关键词:法规滞后 《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迟迟未能出台,普通食品声称保健功能、普通食品使用仅用于保健食品原料的现象比比皆是,监管职责也不清;网络销售、会议营销、产品直销以及机场专卖、美容美发、宾馆洗浴场所等方面没有具体的监管规定,有的职责界定不清;还有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药品范围界定不明,如鱼油、维生素等类产品既有食品、又有保健食品,甚至还有药品。保健食品经营许可各地五花八门,清理换证工作难以依法推进,监督执法缺乏依据,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有力打击;《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20多年未修订,与行业的发展现状相比已经严重滞后,监管要求存在制度缺陷,多部门管理带来标准不一、政出多门、企标备案部门不清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使得企业无所适从,导致监管工作被动、尴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