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6月19日讯】(每日经济新闻)一则北京市政府东迁的传闻,让通州再次成为焦点。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通州区政府求证,得到的回复却是“并未接到通知”。然而,不论北京市政府是否迁入通州,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这个北京唯一与河北、天津同时接壤的区域都占尽了地利。 据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昨日(6月18日)报道,继北京市委开会之后,通州区也传达完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内容。该通讯社还援引参会人士消息称,通州副中心已确定要承担“历史性任务”,当前急务是扎实抓好潞城镇等地的棚户区改造等。 此前几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通州区潞城镇采访发现,该地部分村镇已开始登记“农转非”,搬迁工作组也即将入驻。 通州未来并非“只进不出” 早在2012年,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就提出要将通州打造为城市副中心。 2014年4月,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赴通州调研时提出:“通州是城市的副中心,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属于桥头堡的位置,要集成优势,以饱满的热情,推动新城建设,完善城市副中心功能。”当年,《北京城市副中心行动计划》完成初稿编制。 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城市副中心建设,完成通州核心启动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推进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重点项目,抓好国家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 去年7月,《北京晨报》曾援引通州区投资促进局负责人的话称,“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所谓的功能完备,不但要有城市副中心的城市业态,还要有配套的教育、医疗、产业业态。” 此外,通州区委书记杨斌本月明确表示,通州副中心建设已全面启动。 据了解,北京市政府给通州未来的产业定位是:坚持总部经济路线,着力引入汽车零部件、精密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以高端制造业为重点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有力支撑、新兴产业为战略引擎”的产业发展格局。 杨斌还曾表示,“一核五区”的框架已经形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市政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 目前关于通州未来的猜想众多,但可以肯定的是,通州正在谋划的是一场加减法变革,而并不是一味的吸纳。 通州承担着疏解中心城人口的使命。通州区区长岳鹏年初曾对媒体表示,在承接和疏解人口方面要做好平衡,一方面要承接中心城的人口,另一方面也不能“只进不出”。 至于如何使人口增长平衡?岳鹏则表示,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治理等手段,实现人口置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