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则认为,政府要从以往的“重扶持”转向“重环境”。过去政府采取特殊政策扶持某个行业的做法已经很难持续,在创新驱动的大环境下,政府尽量不要去制定具体的技术路线。因为行业变化很快,未来很难预测,最重要的还是要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对于企业而言,制造业转型升级一要重视创新,二要做到精致,这就需要有工匠意识。 张立群建议,未来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要抓好两个重点,一是产业转型和信息技术要更多地结合起来,创新发展模式和核心技术,在这个基础上寻找经济新增长点;二是传统产业要从做得“大”转到做得“好”,只有在抓质量效益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市场的困难才会得到化解。在去产能方面,做“减法”的幅度不会太大,应重点优化体制机制,同时也要做“加法”,包括培养工匠精神,增加更优质的有效供给等。 李克强还表示,世界经济走势还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也在增加,但是我们有政策储备。去年是世界经济6年来增速最低,我们还是实现了7%左右的增长目标,并没有用“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但可持续的路,就是推进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当中,还会有小幅的、短期的波动,但是如果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我们有创新宏观调控的手段,可以稳定中国经济的运行。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表示,总理的话意味着中国的政策工具箱中还有的是工具,必要时候这些工具都可以被使用,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等。以财政政策为例,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仍可以进一步提高,财政赤字也有提升的空间。 在王昌林看来,未来政府还可以使用的手段包括进一步扩大投资的规模以及挖掘消费增长的潜力等。▲ (原标题:新旧动能结合闯关跃上希望高原) 责任编辑:小申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直事儿”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