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收益与期限出现明显倒挂 值得注意的是,理财产品应该是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但12月在售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收益与期限出现了明显倒挂。 数据显示,本月的高收益产品对应的期限普遍在36-65天。以12月的第二周发行的理财产品为例,发行数量最多的是期限为1-3个月的理财产品,该类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97%;3-6个月的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水平为3.91%;而6-12个月的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85%;12-24个月的产品平均收益率仅有2.94%。 以股份银行为例,根据普益标准统计,上周股份制商业银行共发行191款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保本型理财产品共发行23款,其中,3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41%;3个月至6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21%;6个月至12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24%。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共发行168款,其中,3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2%;3个月至6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0%;6个月至12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28%,12个月以上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54%。不难看出,6个月和12个月以内的短期产品倒挂现象明显。 分析 资金紧张让银行亏本赚人气 “银行当前发行理财产品的成本大约在4%的水平,如果银行给出投资者4%以上的收益,基本上属于不赚钱赚人气的做法,目的是为了吸引客户,回笼短期资金去匹配长期的资产。”一位银行资产管理部人士称,今年年底资金面特别紧张,一方面,年末企业备付需求大;另一方面,由于监管规范表外理财,银行与非银金融机构间去杠杆降低流动性派生,所以近期同业间银行流动性紧缺。此外,近期随着债务违约事件增多,银行理财资金的投资也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 普益标准研究员陈丽君在分析年末理财产品期限与收益倒挂现象时指出,今年底银行理财冲规模、保规模的压力格外大。12月中旬,同业银行非保本理财3个月期限(跨年),收益率普遍升至4%以上,甚至高达4.5%。也就是说,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同业理财价格上涨超过50bp,已经高于个人理财发行利率。按照这个成本去发行理财产品,和四季度绝大部分的资产配置,都是倒挂的。之所以银行可以这么做,完全是靠前两年的高收益债券和非标在支撑。 “同业拆借 价格美丽 的门槛正不断提高。”陈丽君称,近期一年期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接近3.25%。各银行同业存单报价3.5%以上的非常普遍,高的甚至已超过4%。12月上旬,利率债市场发生巨幅波动。10年期国债利率从2.7%攀升至3.1%,40个基点的涨幅仅花了一个半月时间。多家银行资管人士均透露,其委外账户中已出现净值跌破1的。所谓委外,即银行通过外部管理人,在约定投资范围内,由管理人主动管理投资。明年部分管理人委外业绩不达标的情况将会增多,这很可能会引发一轮委外减少、规模收缩和收益率波动的负反馈。若委外收益覆盖不了发行成本,作为应对,银行会减少发行,预计明年整个同业理财市场规模将会缩小,继而委外需求减少,货币和债券市场的供给资金减少,债券收益率上行,委外市值进一步承压。 陈丽君预计,明年市场流动性整体比今年更紧,降杠杆是必然趋势。另外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增速将继续下降,并调整负债结构(按理财发行对象分为零售、公司和同业)。 责任编辑:小宇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直事儿”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