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6月6日讯】(21世纪经济报道)眼看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将移动支付市场蛋糕瓜分完毕,银联率领银行小伙伴开始了反击。这一次,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攻城略地的武器——二维码。 5月27日,中国银联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共同宣布,支持持卡人通过银行App实现银联云闪付扫码支付。并且从6月2日起,联合全国40个知名商圈约十万家商户,使用银联云闪付挥卡、手机以及扫码支付均可享受加大折扣优惠的营销活动。 此外,以京东、美团、大众点评为代表的互联网消费场景也被银联拉入“朋友圈”,数亿活跃用户可通过其App扫描银联二维码支付。 主打安全牌和国际标准 声势浩大的反击背后,是银联和其他第三方支付的集体焦虑。行业报告指出,2016年第四季度末,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市场份额为54.10%,财付通(包括微信支付和QQ钱包)为37.02%,银联及其他数十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分羹剩余不到10%的市场份额,其中银联为0.83%。 一位接近银联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银联也早已开始研究储备二维码技术,但央行于2014年暂停二维码支付后,银联转而研究更安全的NFC(近场支付)非接触式支付技术。在二维码技术标准通过验证后,在市场和客户习惯的要求下推出二维码闪付产品。 尽管当时二维码支付安全性存疑,但并未阻挡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快速扩张。在3年间,凭借二维码便捷和低成本的特征,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成为大型商超乃至街边小店通用的支付渠道。 如何找回失去的三年?银联打起了安全牌。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银联上线云闪付二维码仪式致辞中指出,从安全性看,经过产业各方对二维码支付技术及安全规范充分论证,建立了完整的业务规则、技术标准、风险控制等全链条业务体系。 一位支付技术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的二维码相比,银联的二维码采用了Token令牌技术,是具备金融安全级别的支付产品,达到了央行和国际的EMV标准(国际三大卡组织欧陆卡、万事达卡和维萨卡发起制定的智能IC卡标准)要求,EMVCo的扫码标准也将在近期发布。而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技术属于自定义技术。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国际市场布局也频频发力。就在5月29日,微信支付与中银香港启动合作。此前,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在东南亚、日韩等地区也相继落地合作,支持商户扫码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