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7月29日讯】(新民网)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通过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开始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其中有五条涉及保健食品,引发业界的强烈关注。 草案释放的信号非常明显,就要改变旧有的产业格局,肯定会拿走一部分人的“奶酪”。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然而,行业却没有快速成长。尤其是我国的保健食品企业,与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规模相比,一直是个“小个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的保健食品,国内消费者要支付高于国外3倍的价格。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为何“长不大”,企业规模为何差距甚大,消费者为何要多花“冤枉钱”?面对诸多疑问,记者进行了调查。 规模较小 品类不足 去年5月,国家食品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表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共有2006家,2012年产值约2800多亿元。从这个数据也能看到,我们国家保健食品产业方兴未艾。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测算,2013年全球膳食补充剂市场已超过1100亿美元(以当前汇率计算,约合6823亿元人民币)。 2012年1月印发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到2015年中国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达到1万亿元。截至2012年底,全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共有2006家,产值仅2800亿元左右,与万亿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据一位保健食品从业人士透露,国内的保健食品种类“太少了”,即使是同仁堂、汤臣倍健这样的国内保健品“巨头”,“所有的产品堆起来也不过两个专柜”。据统计,截止2014年7月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批准14700个保健食品,其中国产保健食品为13975个,进口保健食品为725个。 而记者查询发现,全球知名的健康营养品专业品牌美国GNC公司,则拥有1500余款产品。全球膳食补充剂巨头美国NBTY公司则声称产品种类达3000多个品种。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营养需求。 以鱼油为例,在美国,鱼油的保健功能已广为消费者所接受,市场上至少有数百个鱼油胶丸品牌。而在中国,仅有20余家企业拥有鱼油产品,其中部分还是进口品牌。在淘宝上搜索“鱼油 代购”,可以检索到近万条产品信息。一些“海淘”达人甚至可以如数家珍,盘点若干家国外鱼油品牌,并认为“海淘”的鱼油不仅质量好、效果佳,而且品种多、价格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