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企公益的“潜规则” 早在2006年,中国有60名左右高官在哈佛大学经历了三周的培训生活。而鲜为人知的是,安利公司是中国官员“哈佛培训班”的赞助人,负担所有学员在哈佛大学的培训及食宿费用。据安利(中国)董事长郑李锦芬介绍,整个赞助费达到100万美元。这应该是中国直销行业早期堪称奢华的“官方版”公益行为。 据相关人士透露,直销企业在向相关部门报备申请直销牌照资料时,这些部门对企业的公益捐助这一项看得很重。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直销企业的捐助活动明显多于其他行业,因为当前直销市场有管制,公益捐助是能获得政府认可的一条捷径。国际经验表明,直销企业的游戏规则离不开公益捐助,同时也决定着直销企业能否在这一地区获得政府和公众的双重认可。 然而,公益捐资,羊毛出在羊身。有媒体指出:直销企业在提升产品质量方面显得很吝啬,但是,捐款做慈善似乎不惜重金。直销企业的官方网站上,最显眼的就是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获取的荣誉证书及慈善捐款。 当人们质疑直销企业热衷慈善的钱从哪里来时?业内人士有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也许可以让该疑问得到解答。该人士直言,直销其实就是把一个价值8元钱的产品通过洗脑的手段卖到100元,再把其中的22元分给直销员,10元分给他的上线,5元分给上上线和上上上线,然后直销企业在其余的利润之中拿出20-25元去打点一下地方政府,买些什么认证、奖状什么的,再捐出2块3块来买个慈善大奖,弄个名声,就齐活了,就可以在中华大地上畅通无阻了。还剩下30%多的利润呢,比其他行业高不少,这也是直销公司迅速发展的保证。 一个行业的“正能量”,不是开支票那么简单的事情,直销企业要真正担起社会责任,以钱服人之外更重要的是做到真正的以德服人!▲ (此文见于《中国直销报道》,转载时略有删减) 责任编辑:王鹏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