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记者从安利相关负责人处获悉,目前,安利除了有庞大的直销队伍之外,在全国各地还有290多家直营店。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直营店不是通过经销商或加盟的形式,而是全由安利公司负责,直营店内销售的产品与直销人员提供的商品属同一价格。因此并不存在不同渠道不同价格的混战局面。 2013年6月14日,商务部根据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统计的数据,对2012年直销行业发展规模、经营情况、行业发展特点等进行了分析。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32家直销企业,除1家直销企业的直销销售为零外,其余31家直销企业共实现直销销售额199.37亿元。从企业主营业务情况看,直销企业通过直销经营实现的销售额占企业销售总额的比例为28%,企业开展多种模式经营的特点明显。31家企业中,有2家企业的直销主营率超过50%,有25家企业的直销主营率低于20%,其中,8家企业直销主营率不足1%。 由此看来,有人喜有人忧,直销牌照并非是可以把企业带入豪门的“尚方宝剑”。 《条例》的漏洞 在中国,像陈强的企业一样没有直销牌照但又以直销模式运营的企业超过2000家,他们游离在直销与传销之间,随时都有被查的风险。 《小康》记者从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查询获知,2006年2月22日雅芳(中国)有限公司从中国商务部获得第一张直销牌照,2013年10月18日,康美药业(600518,股吧)股份有限公司是最近获得直销牌照的企业。 “我们也想按照相关法律申领直销牌照,但刚开始没办法达到申领条件。”陈强苦笑说,“打擦边球”是无奈之举。根据《直销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申请成为直销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投资者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在提出申请前连续5年没有重大违法经营记录;外国投资者还应当有3年以上在中国境外从事直销活动的经验;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8000万元;依照条例规定在指定银行足额缴纳了保证金;依照规定建立信息报备和披露制度。 仅“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8000万元”这一条就将许多中小企业拒之门外了,而再加上“依照条例规定在指定银行足额缴纳了保证金”就更是难上加难,“保证金是2000万人民币”黄英姿对记者说,企业申领直销牌照不仅在门槛上设置太高,办理的过程也很复杂,与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审批制度改革精神背道而驰。她认为,更应该像台湾地区及欧美国家一样,采用在工商等相关部门“报备制”,更有利于行业的发展,但监管责任应加强。 “目前来说,企业有需求的声音,政府也知道。但毕竟各地经济发展也不均衡,所以政府采用相对比较严格的管理方法,从企业方面来说很理解很支持。”某知名直销企业中层干部、业内资深人士许海对《小康》记者说,从最近两年商务部发放直销牌照的增速来看,表明加入直销行业的企业越来越多。在中国,直销企业的发展远远比不上电子、汽车、房产等。但与一些新兴产业相比,直销行业发展还是不错的。 目前的《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还没有上升到法的层面,而且在监管方面也处于不明确状态,由谁来确定传销行为,工商、公安都可以直接定性。在陈强看来“就是人为刀殂,我为鱼肉”。黄英姿则认为有关部门在制定条例上人为设置的漏洞,使得企业“被看不顺眼”的时候,公安、工商等部门都可以拿它来开刀。 “放开多层次直销,完善直销立法”,多位从事直销行业的人士都表达了同样的期望。▲ (原标题:拷问“直销”牌照:围城下的直销漏洞) 责任编辑:小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