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 业界赞弹者皆有 面对“保健食品注册审批或取消”的消息,业界分裂成两个阵营。支持保健食品取消审批的一方认为,审批制度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障碍,一些产品重复审批、流程冗长,浪费社会资源,审批的重点往往偏离了安全性和功能效果。 统计数据显示,有些企业报批“蓝帽”的各种费用超过1000万元,过去15年各个商家为审批“蓝帽子”所花的费用累计超过50亿元。昂贵的审批费用和时间成本,使中国成为全世界保健食品行业准入门槛最严格、成本最高的国家。 “现在保健品市场的监管非常混乱,对保健品取消注册审批制,我代表业界许多人的态度,非常支持。”广州快货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光会向媒体指出,一直以来食品和药品是统一的管理办法,但保健品反而是独立的一套管理办法,这就造成级别比食品高很多的保健品,其监管力度反而没有食品高,这是管理上的巨大漏洞。 另外,“蓝帽”审批的背后,存在着一条从申报企业到中介机构、再到审批部门的利益链条。从事过这项业务的中介杨先生透露,根据申报种类的不同,中介机构会明码标价,办一个“蓝帽”通常要价30万-50万元,有的则低一些。比如,申报维生素类,收费12万至20万元;申报调节免疫力功能类,收费28万至30万元;申报降血脂功能类,收费42万至45万元。当然,企业只管交钱,剩下的事情都由中介搞定:替申报企业制作一张“完美”的配方,然后在样品生产、审核环节“做文章”,最后公关专家组审评会。 据广东省营养健康产业协会秘书长张咏透露,这些中介公司最大的“功能”就是能买通专家,以降低审批标准,让企业尽快拿到产品批文。在广东省就有超过30家这样的中介公司专门帮企业做保健品批文申报,而90%的企业都是通过这些中介公司成功拿到“蓝帽子”批文。 不过,那些获得审批的企业,则显然不愿自己花的钱打了水漂。有保健品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拿到手的已经有90多个批文,尚有40多个批文还在申请中,一旦取消审批制,那么其手上持有的一大把批文变成一沓废纸。在该负责人看来,现在保健品市场之所以如此之乱,主要是监管部门执法不严和未拿到批文的企业非法生产造成的。 据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张大超透露,广东保健食品行业已有几十家大型企业正在商量对策,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局,甚至起草意见书,希望能够维持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