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三:谁来掌握定价话语权 “哈药如果在广告效应最明显的时候提出这个方案,可能不会遇到这么大的阻力,但是现在哈药已经很难有这样的强势地位了。”史立臣对记者说道。 在广东省药品零售行业协会的声明中,在介绍了“码上有APP”的不合理营销政策之后,最后指出一点“哈药的产品全线提高供货价”。 尚锋向记者介绍,药店的盈利主要是依靠客流量,所以对于消费者的敏感产品,是药店中不可或缺的,而这样的敏感产品很大程度上是药企自己的宣传,最多只有一百多个品种,其实哈药产品的替代品并不难找,但是哈药有一些产品属于这样的消费者敏感产品。 2000年起,哈药集团开始以巨额广告费打造名噪全国的“哈药模式”,当年以12亿元广告宣传最终实现了64亿元的销售收入,位居中国医药行业销售额首位。但近几年在广告费逐年攀升,且医药广告开始普遍覆盖的情况下,以强势广告制造市场需求并实现盈利剧增的“哈药模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2012年,哈药集团投入5.06亿元,利润3.31亿元;2013年投入4.31亿元,利润640多万元;2014年,费用投入将近4亿元,利润3900多万元。哈药集团的产品出现雷同度高、市场覆盖重合的问题。哈药系“盖中盖”牌高钙片、朴雪、朴欣、护彤等100多个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优势品种销售额均在2014年全面下滑。 根据哈药集团最新公布的2016中报报告显示,其营业收入71.1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基本每股收益0.15元/股,比上年减少25%。 不过对于哈药是否能够通过“码上有APP”来提高供货价,尚锋认为可能性很小:“在2012年、2013年左右,哈药集团就进行过一次提价计划,并为此给哈药的员工高额返利与提成,然而由于有着较大的业绩压力,不少员工最后又将这些返利贴现给药店,所以最终价格又下来了。” 互撕还是共赢? 从今年2月收到首个抵制声明以来,在超过半年的对战时间里,哈药集团此前始终没有发声回应。 而一心堂赵飚在其文章中也表示,通过采购人员向哈药表达了希望与高层沟通的意愿,但几次都未能得到哈药的回应。 多位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表示,哈药集团想要向终端渗透的计划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其作为推行过程中的强硬态度很难行得通。 而药品生产企业向销售终端渗透的新一轮征战已经开始了。 史立臣表示,不少药企都在布局,而药品生产企业获得终端数据的途径和方式有很多,然而必须要采取药店、医院等机构能够接受的方式,最重要的是消费者的认可。 “传统药店的盈利模式其实在于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而在药品生产企业可以轻而易举和消费者实现对接的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变的透明化,药店必须要向‘平台’转变的经营思路,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抓住先机。”尚锋说道。 史立臣向记者表示:“这只是药品生产企业与药品零售行业在终端拉锯战的开始,哈药集团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即使哈药作为国有企业的高姿态在此次未必能胜出,但面对市场的发展趋势,药店联合抵制的方式并不会每一次都行得通。”▲ (原标题:哈药APP遭渠道联合抵制 药店传统盈利模式受挑战) 责任编辑:晨枫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直事儿”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