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款社交电商平台上,通过与批发市场的食品价格进行比较会发现,同一商品在同等数量下,社交电商上食品批发价要比批发市场便宜近30%—40%。比如,在某社交电商APP上一盒格力高百力滋进货价只需要2元,而在批发市场上的进货价在5元左右。 去中心化转向下沉市场 社交电商与传统电商之间的差异,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流量的拉新和转化。食品饮料行业要了解社交电商的创新点,并借力得到更大的增长。 流量以老拉新,是社交电商的天然优势。传统平台电商商家的一个主要痛点是流量变少,获取流量变难、变贵。而对于社交电商来说,在流量获取上,却拥有横向的“分享裂变”和纵向的“下沉触达”两大优势。 在传统电商平台,一般拥有一个流量中心。卖家要获得流量,需要被动遵循平台的算法或者在平台投入更多的广告,以寻求更多曝光。然而买家数量增速放缓,大量卖家获得流量的成本就越来越高,大部分的商家被淹没在消费者视线之外。 而社交电商引流的方式是“去中心化”,即并不通过某个流量中心获得,而是基于社交平台或内容平台,主动打造和依托线上线下多元的流量入口,并用拼团、分销、内容社群等方式,让引流变得更容易、更便宜。 三只松鼠从2018年4月开始布局社交电商业务。在2019年年货节的一个月里,通过社交电商卖了1.9亿元。今年2月,其正式与每日一淘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一方面,数据分析显示,每日一淘用户和三只松鼠的老用户重叠率几乎为零,该合作可以帮助三只松鼠通过社交电商寻求到新的增量市场;另一方面,三只松鼠也能借助社交电商自带的传播属性,打造“超级爆品”零食。目前,三只松鼠的巨型零食已经成为了每日一淘销售件数最多的单品之一。不仅如此,使社交电商迅速崛起的创新点,不但在于挖掘到新的零售场景,开发出新的引流模式,还在于定位到新的目标人群,转向下沉市场。 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的《新零售时代下的品牌增长逻辑》报告显示,2018年下线城市(指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对食品饮料的金额贡献从50%增至57%,下沉市场是一个非常可观的增长引擎。而想要抵达下线城市的消费蓝海,食品饮料行业可以与拼多多、抖音等社交电商合作,更高效降本地下沉。 颠覆传统渠道实现“货找人” 消费者在传统电商,一般是“人找货”,即搜索式购买。然而如今的食品饮料行业,进入壁垒相对较小,产品同质化严重,无数细分品类下的产品们在数据中被淹没。在传统电商的平台里,让“人”找到“货”容易,但让“人”找到“你的货”,则是不小的挑战。而社交电商的玩法却是“货找人”,即推荐式购买。 “把无数商品搬上线就是淘宝,把超市搬上线就是京东,而社交电商则是把口碑和口头介绍搬上线”。这是当前零售业对社交电商的定位,精准的匹配和推荐。对于社交电商,匹配可以用大数据和算法完成,推荐与“社交”属性紧密相连。尤其对于食品饮料行业,在产品同质化严重,营销信息过剩时,要让自己的“货”不被淹没在一排排货架、一页页淘宝页面里,通过社交电商这个“场”,更主动地沟通、更精准地触达相匹配的“人”,无疑会是个合适的解决方案。 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更能推动流量的转化。从这个角度上说,从公域流量到私域流量的转化,并形成社群进行精细化运营,是新渠道模式下对客户关系管理的迭代。而通过社交电商,将传统渠道的消费者导流到个人微信号、微信群、小程序或自主APP等“私域流量池”的做法,也可以成为食品饮料行业的新的增长驱动,主要作用在两方面:提升沟通效率和升级数据洞察。在提升沟通效率方面,食品饮料行业的促销打折、新品推广等营销信息早已过剩,而商家还要面临渠道碎片化,消费者注意力被大量分散的局面。“私域流量池”的建立和运营,能帮助精准、多次、低成本地触达和沟通,进而更高效地引发复购、关联消费和社交裂变。在升级数据洞察方面,过往积累的数据,多集中在淘宝、京东等大平台,品牌对数据的掌握相对比较被动,社交电商不但具有线上渠道的数据获取优势,还因为社交场景下更常见的互动玩法,和有别于传统渠道的用户人群,使数据具有更多维度的可参考性,用“私域流量池”收集、沉淀这些新渠道的数据,有助于品牌方更及时、更全面的数据洞察,进而反哺经营决策。 在新零售背景下,“人—货—场”被重构,社交电商作为以“人”为主的新渠道,迅速崛起。“以人聚人”的新模式,为社交电商的玩家,在传统电商流量红利逐渐消失的电商下半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社交电商区别于传统电商渠道的地方,主要在于更容易、更便宜的流量拉新,和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转化。流量拉新方面,社交电商发现了微信生态、内容平台等新的零售场景,在流量上“去中心化”,引发裂变,还转战下沉市场,开启了新的增量市场,和商家一起收获流量红利。在流量转化方面,社交电商用“推荐”迭代“搜索”,用“私域流量池运营”迭代“传统客户关系管理”,用一种更主动、更精准、更高效的零售方式,帮助驱动增长。而食品饮料企业在其中,也一直在实践新玩法,并获得新增长。同时,传统的“人”“货”“场”方面的行业痛点,也在社交电商这个线上新渠道里,得到了值得尝试的新解决方案。(本报记者 王金臣 综合整理) 链接 社交电商带货力是如何炼成的 社交电商平台可以通过社交分享,实现短时间内冲击大销量。 近日,某社交电商平台以24小时销售约60万斤土豆的成绩,创造了全国首个扶贫助农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一时间,有关社交电商带货能力的话题,再次引发广泛关注。 其实,社交电商并非新鲜事物。近年来,从微商到网红,社交电商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且成熟的体系。特别是社交电商、小程序、短视频等电子商务新模式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有效满足了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在激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消费潜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互联网头部企业也纷纷布局社交电商。今年8月份,苏宁易购副总裁顾伟宣布,苏宁将开发“社群带货”新模式,推动线下零售产业变革。“社群很重要,我们已经上线了新一版微店,除了家电还有母婴、酒水、百货等苏宁易购全量产品,这些产品更高频,更有黏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