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两种类型 表现各有不同 急慢两种类型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是有所不同的,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它们的具体表现。 1、急性型: 该型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此外,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患者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甚至危及生命。 该型的患者多为10岁以下儿童,成人少见,男女间无差异。发病多在冬、春两季,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另外,也可能出现在疫苗接种之后。感染与紫癜间的潜伏期多在1~3周内。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成人发生该型,常与药物有关,且起病急骤,可有发热,病情相对严重。 如果患者头痛,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病程多为自限性,80%以上可自行缓解,平均病程4~6周。少数可迁延或数年以上转为慢性。 2、慢性型 慢性型占该病发病总人数的80%,且多为成年人,20~50岁之间高发,其中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袭是慢性型的重要特点,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等局部的出血倾向。也可出现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以及外伤后出现的深部血肿。颅内出血则较少见,但在急性发作时仍可能发生。脾脏部位,则在深吸气时偶可触及。此外,患者身上的瘀点及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以四肢远端较多。 预防护理莫轻视 先了解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程。据了解,急性型常为自限性,通常在3周内可以好转,病程短的数天,长的可达半年。慢性型有10~20%可以自愈,多数病程较长,发作与缓解相间隔,有的呈周期性发作。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感染性疾病可诱使本病再发。 1、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急性期或出血量多时,要卧床休息,限制患儿活动,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 3、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麻疹、水痘、风疹及肝炎等易于诱发或加重病情的疾病。 4、饮食当以新鲜蔬菜、水果及营养消化食物为主,多食含维生素C的食物,忌辛辣刺激食物及烟酒。 5、要及时明确诊断,对症治疗,防止内脏出血,危及生命。 小编寄语: 虽然朋友圈里也有一些不好的现象,但是碰到诸如一些求助信息,在确认无误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力所能及的帮助一下。▲ (原标题:年轻妈妈朋友圈求献血 怒刷存在感?!) 责编:米朵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直销报道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