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的优势与社交商业的融合 尽管面临新兴社交商业模式的冲击,但直销作为社交商业的鼻祖,有着社交商业的基因。其实在社交商业方面应该有着天然的优势。只不过是直销行业习惯了线下的社交商业,并且因为自诞生之日起其实做的就是社交商业,在一段时间确实曾优越于许多其他商业模式,甚至会有一些优越感。所以许多直销人喜欢称别的行业为“传统行业”,好像直销就是“新锐行业”一样。 事实上,直销在社交商业方面确实有着天然的优势。 首先是固有的社交基因。直销在组建团队的时候,其实就遵循了许多现代社交商业的规则,例如通过培训(相当于社交商业内容的输出),让成员之间达成文化的统一,形成一群有着共同目标、共同价值观、共同行为准则等等的一个群体,来增强社群成员的凝聚力。这与扁平化社交商业模式有着更丰富的经验。 另外,直销的多层分销模式更趋成熟。直销采用多层分销模式,经过几十年的积累,这种销售模式已经演变出了更多有效的奖励机制。而现在的社交商业模式,绝大部分还是采用了直销行业过去比较陈旧的奖励机制。当然,他们不采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交商业模式改变了直销见面沟通的方式,而是通过互联网的沟通,尤其是陌生人之间的沟通,不宜采用复杂的奖励机制,以免沟通失败。 此外,直销庞大的业务员队伍也是重大的优势。社交商业急需要获取的是“粉丝”,并且现在获取“粉丝”的平均成本越来越高。直销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人”,并且是一群经过培训教育、形成了一定社群基础的人。 正是有着这些天然的优势,直销与社交商业的融合也日渐加深。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借鉴社交商业模式,尤其是在互联网平台和技术的应用方面。 而现代社交商业的手段和方法,也正在被广大直销企业效仿和超越。例如直销行业发展消费者或业务伙伴的常用做法是“列名单、邀约、见面”。现在这种方式已经越来越不符合主流。分享经济时代,与陌生人发生商业往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也放大了商业活动的半径。这使得许多直销企业改变了原来三板斧的做法,而是采取构建线上线下社群的方式来拓展人脉关系。例如康宝莱、如新就组织各种线下公众活动,尤其是线下活动,这正是直销行业的优点。 分享经济时代倒逼直销转型 分享经济已经扑面而来。 杰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和《零边际成本社会》,都预言了分享经济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而这种预言已经变为了现实。 在分享经济时代,给直销带来一个最大的改变,就是经营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熟悉人市场变为陌生人市场。 直销的传统是做“熟悉人市场”。 过去直销行业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直销非常适合东方人的人际关系。何为东方人的人际关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李强教授在2004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分析说,按照费孝通《乡土中国》一书的解释,中国人是“熟悉人”社会,注重的是圈子内的交往。那时候人们都生活在一个比较小的圈子里,彼此熟悉,彼此背书,甚至熟悉到听到人的脚步声就知道他是谁。这也养成了许多中国人的一个习惯:当你敲门被问“谁啊”的时候,很多人会习惯性地回答“我啊”——这是因为熟悉人社会的一种潜意识。 尽管随着人口的流动,原来的熟悉人圈子在逐渐打破,但人的思维习惯还是“熟悉人圈子”。尤其是直销,惯用的方法是“列名单——邀约——见面沟通”,甚至一个拓展市场的习惯就是“整合”,去挖别的企业的业务队伍。这还是一种和熟悉人做市场的套路。 但在分享经济时代,对商业行为一个最大的颠覆,就是“和陌生人做生意”。这是一个和陌生人做生意大行其道的年代。直销注重和“熟悉人”做生意的思维和习惯,这已经不吻合当下分享经济时代的特征。 当下流行的社交商业模式,早已不在局限在熟悉人的圈子里做生意,建立的是和陌生人做生意的模式。例如微商绝对不能靠“列名单”来寻找消费者和商业伙伴,而是通过互联网工具和线下活动方式,同时与大量陌生的人进行联系,快速地建立自己的沟通对象。 这倒逼着直销行业转型——与其他社交商业进一步融合,转向陌生人市场。 多层次计酬禁令不适应社交商业的发展 社交商业如滚滚大潮不可逆转。就如当时网络约车,各地主管部门试图扼杀它来保护出租车市场的既得利益,但最终以顺应潮流而结束。 社交商业天然会形成层级。社交商业是典型的分享经济,绝大多数社交商业是通过分享链接来做病毒式传播,那么转化者和接受者,以及下一轮的转发者与接受者,会自然地形成层级。而互联网技术早已实现了自动记录这种层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