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像二、三十年前的日本” “人不是在一天当中突然变老的。老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假如寿命有八、九十岁,那么,人生的1/3都将经历老年的过程。这很漫长。”同为“60”后的袁牧慨叹道。 穷、病、瘫,是老年常遭遇的三大困境。但袁牧说:“如何宽容地认识、正确地理解老龄化,让老人活得有尊严,才是根本”。别把养老单纯理解为住院或护理。事实上,老人在失能、失智前,可以有相当长的时期,有能力自尊地、独立地生存和生活。中国迫切需要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他认为,中国目前的情况,很像二、三十年前日本所遇到的。 袁牧强调,养老不是产业问题,而是学会去认可、支持、帮助老年人有尊严地生存与生活的社会问题。 他举例道,日本有很多行业,是支持和鼓励老年人就业的,例如餐饮、酒店、出租车等服务行业中,都有大量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就业。他们自给自足,受人尊敬,能够自由就业、自在生活。“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多观察、研究日本”。 “2020-2030年养老产业将井喷” 袁牧指出,中国老龄化的基本特征是总量大、速度快、分布不均匀。对于“30后”“40后”的老人来说,“未富先老”,特征突出。但对于“50后”“60后”而言,“边富边老”、慢病比例高、养老需求更强烈是特点。 展望今后,分析老年群体的特征及需求,袁牧认为,可以把未来30年划分为老龄事业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战略准备期。目前,中国养老服务业的顶层政策架构已初步形成。今后5年左右,养老产业的发展将快速起步。 第二阶段是井喷增长期。从2020年起,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开始进入60岁。他们是改革开放之后获益最大的群体。随着老年人口大幅增加,养老需求和支付能力前所未有,养老产业势必蓬勃发展。中国养老产业将进入10年左右的井喷式增长期。 第三阶段是老龄社会成熟期。从2032年到2050年,中国的人口总量将持续下降;同时,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到那时,有关养老的宏观和微观政策、服务机构和设施等都将比较完善。中国将进入成熟的老龄化社会。 政策、产业、消费一个都不能少 如何认清、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在宏观政策密集出台、社会各界聚焦养老的时候,精准地布局、落位?袁昕称具体有三:辅助政府决策、推进产业发展、引领养老消费。 ——政策:通过描述老龄社会的基本特征,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引领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 实际上,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局面,近来多次明确表示要大力支持养老产业发展。 2016年末,国务院通过“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其指导思想旨在加快包括养老在内的健康产业,要求地方政府与私营企业协作,并开发金融工具以鼓励该领域的增长。 该规划以大规模增加养老市场的产品及服务供应、规范管理体制、提升服务品质为目标。同时,政府也希望鼓励外资进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争取到2020年全面放开中国养老市场。 ——产业:通过描述养老产业的市场前景,促进产业链建设,让更多企业投身其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 袁牧认为,受历史和政策影响,50后、60后子女偏少;而且他们健康水平差、慢性病多。养老服务社会化是必然趋势,建设和完善针对老年人口的服务体系,将成为产业布局的重点。 “我们希望人老了,仍然能维系原有的社会关系,延续熟悉的生活方式。老人与子女的住宅不要离太远。这是什么距离呢?应该是一碗汤的距离,就是父母心疼孩子回家很累了,做了一碗汤,端到孩子家里,汤还没凉。” ——消费:引导老年人合理地安排晚年生活,合理消费。毕竟没有消费,就没有市场。 袁牧分析,50后、60后准老年人的资产构成、经济能力与上一代迥然不同,很多大城市的家庭有两套房。盘活这部分资产,能有效提高老年人在医疗保健、生活服务、康复护理等方面的消费能力。 (原标题:专家预测:中国养老产业将“井喷”十年) 责任编辑:佟佟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